吹玉笛,过江干。十分春思已阑珊。晓风残月无多地,便作天涯柳絮看。

【注释】桂殿秋:词牌名。吹玉笛,过江干:吹奏起玉制的笛子,渡过江去。十分春思已阑珊:十分的春天的思念已经凋零了。晓风残月无多地,便作天涯柳絮看:早晨吹来的风和残缺的月亮,已经没有多大的用处了,就把它看成天涯飘飞的柳絮吧。

赏析:

“吹玉笛”三句写景抒情。“吹玉笛”,点明季节为秋季。笛声在空旷的江面上飘荡,引起诗人的无限思绪。“十分”二字写出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春思”指怀念家乡之情景;“阑珊”,意谓消逝、凋落。这里既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暗示出自己仕途的不如意。

下片写景中寓情。“晓风残月无多地”一句,是说春风残月,无处寄托自己的愁绪,只好把这种愁绪比作“天涯柳絮”。这一句化用《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谢氏家录》中的故事:“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青州刺史郭恩祭妻亡者文甚佳,乃问:‘谁所作?’左右曰:‘不知。’桓公取笔欲题,左右一人曰:‘明公虽神武,亦当因循寄命,何能自致佳境邪?’”后以“因循寄命”喻指平庸无为或无所作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本想借东风拂面,让残月长存,可是却无法实现,只得任凭它在天空中消失。最后一句,将“晓风残月”比作“天涯柳絮”,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漂泊他乡、前途渺茫的悲凉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