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说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蔷薇为象,寄托了深沉的感慨。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描写蔷薇盛开时的景象;后两句写其背后含意。 蔷薇(一作“蔷薇花”) 蔷薇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花色艳丽,芳香扑鼻。此诗以蔷薇为象,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一架长条万朵春 这一句描绘了蔷薇盛开时的景象。蔷薇的花架高挑、细长,万朵花儿竞相绽放,如同春天一般生机勃勃
终南山 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 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 禁林寒对望,太华净相邻。 谁与群峰并,祥云瑞露频。 译文: 终南山的面容如九条街道向南伸展,山体苍翠茂盛,没有纤尘杂染。 在山上每走一步都有一片闲适的地方,然而一百年也难有人到访。 禁林中寒冷地对着山峰相望,太华山与它相邻且显得格外清净。 谁能与众山并列呢?那里常有祥云和甘露之气。 赏析: 《终南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四句
经杜工部坟 骚人久不出,安得国风清。 拟掘孤坟破,重教大雅生。 皇天高莫问,白酒恨难平。 悒怏寒江上,谁人知此情。 注释: 经杜工部坟 :经过杜甫的坟墓。经,经过。 骚人 :诗人的代称。骚,古代诗歌的一种风格,指《楚辞》。这里指杜甫。 出 :出现。 安得 :怎能得到? 国风 :指《诗经》中的国风,即各地民间的歌谣。 拟掘 :打算挖掘。 孤坟 :孤单的坟墓。 破 :破坏。 重教 :再次教导。 大雅
【注释】 貌高清入骨:外貌清秀。入骨:指深入骨髓。 帝里旧临坛:京城里曾经做过道士。坛:道教称炼丹的石灶为坛。 出语经相似:说话和佛理很相似。 行心佛证安:修行的内心与佛理相合,感到心安。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道士的形象。诗人通过对这位道士形象的刻画,表现了他对道教的信仰。首两句“貌高清入骨,帝里旧临坛”写其容貌清俊,曾在京城里做过道士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和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偷路入故乡”一句,“偷路入故乡”的意思是:在战乱时偷偷地进入故乡。“贼火起诸烽”,指的是盗贼点燃烽火报警。“余程怅望中”一句的意思是:在余程的路上怅然失望地望着远方。“一国半为亡国烬”一句的意思是:整个国家被烧毁了一半。“数城俱作古城空”的意思是:几座城市都变成废墟,成了一座座空荡荡的城池。 【答案】 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湖外送何崇入阁 - 解释:在远离湖边的其他地方(湖外)送别何崇进入朝廷中的阁楼。 - 译文:在远离湖泊的地方,我为何崇的离去而感到不舍。 - 注释:湖外 - 指远离湖边的地区,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是一个比喻性的远离。 2. 因诗相识久 - 解释:因为诗歌而认识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 译文:我们因为诗歌而结识很久了。 - 注释:因诗相识 -
诗句释义 1 一别几寒暄: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后,长时间的思念和等待。"寒暄"原指天气的变化,这里引申为时间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距离的遥远。 2. 迢迢隔塞垣:描述了由于地理位置的遥远(“塞垣”通常指的是边关或边界上的防御工事,这里可能指的是边境)导致的彼此之间的疏远。 3. 相思长有事:这里的“相思”是指对朋友的怀念和思念,而“有事”则可能是指因思念而产生的种种想法或活动
这首诗是苏轼在中秋夜晚,赏月吟咏的佳作。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一年中月亮有盈亏变化,但当轩重此期。 - “一岁几盈亏”:指一年的月亮有几次盈满和亏缺的变化。 - “当轩重此期”:指特别重视这个时期,也就是中秋节。 2. 庆幸自己没有偏斜的地方,刚有一点不明处。 - “幸无偏照处”:庆幸自己没有受到月光的偏斜照射。 - “刚有不明时”:刚有一些不明不暗的时候,可能是由于云雾遮挡了月光。 3.
注释: 1. 共贺登科后,明宣入紫宸。这句诗的意思是大家一起祝贺科举考试成功,皇帝进入紫禁城。 2. 又看重试榜,还见苦吟人。这句诗的意思是又在看考试的榜文,还看见苦苦吟咏的人。 3. 此得名浑别,归来话亦新。这句诗的意思是这次考试中得名是特别的,回来谈论也是新鲜的。 4. 分明一枝桂,堪动楚江滨。这句诗的意思是这分明就像一枝桂花在楚江边盛开,足以让人心动。 赏析:
【注释】 粝食:粗劣的饭食。拥败絮:用破棉絮裹着。苦吟:苦于吟咏或苦苦思索。 稍寒人却健:稍微寒冷一些,反而使人健康。 太饱事多慵:吃得过饱,事情就会变得懒散。 树老生烟薄:树枝枯萎,飘出淡淡的烟雾。 墙阴贮雪重:墙角堆满积雪。 安能只如此,公道会相容:怎么能就这样满足呢?正义终将会得到伸张。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严寒中苦吟作诗的情景。全诗语言平直质朴,不事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