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洞庭湖》,其译文如下: 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 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 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 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 注释: - 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指洞庭湖波涛汹涌,大风劲吹,使得船难以行驶。挂席意为停泊,言迟意为迟缓,暗示了航行的艰难。 - 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到了应该担忧的地方,不如还没有到达的时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险的感慨。 -
上岳守 入郭宽万里,岳阳堪画图。 及窥贤太守,不见洞庭湖。 注释: - 入郭:指进入城市。 - 宽:宽敞。 - 及:等到、看见。 - 贤太守:有才能的太守。 - 贤:有才能。 - 见:看到。 - 及:等到。 - 贤:美好。 - 太守:地方长官。 译文: 走进城门时视野宽广如万里,岳阳城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等到我看到了那位贤良的太守,却发现看不到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赏析:
怀素台歌 我呼唤古人的名字,鬼神都侧耳倾听。杜甫、李白和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 在永州东部郭外有奇异之处,笔冢墨池遗迹依然。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 我来到这里心绪难平,争得青天化为一张纸?高声唤起怀素书,搦管研朱点湘水。 欲归家,重叹嗟。眼前有三个字,枯树槎,乌梢蛇,墨老鸦。 注释: 1. 呼古人名:呼唤古代的名人名字。 2. 鬼神侧耳听:形容声音之大,连鬼神都侧着耳朵倾听。 3.
闻砧 深闺乍冷鉴开箧, 玉箸微微湿红颊。 一阵霜风杀柳条, 浓烟半夜成黄叶。 注释:深闺乍冷,打开镜子整理仪容。玉箸微微湿润了脸颊。一阵寒风吹过,使得柳树的枝条摇曳不停。夜晚,浓烟弥漫,树叶在半空中飘落如同金黄的叶片。 垂垂白练明如雪, 独下闲阶转凄切。 只知抱杵捣秋砧, 不觉高楼已无月。 注释:白色的丝线明亮如雪。独自走下台阶,心情更加凄凉。只知道抱着杵敲打着秋天的砧石
```markdown 塞上曲(节选)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注释与解析 1. 极目望空阔 - 极目:极目远眺,形容视线所及之处极其广阔。 - 望:注视,观察。 - 空阔:空旷广大,无边无际。 2. 马羸程又赊 - 羸:瘦弱,这里指马匹因长途跋涉而显得疲惫不堪。 - 程又赊:路程遥远且漫长。 3
【注释】 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楚云团翠八百里:指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团翠,形容山色如碧绿的翡翠。 澧兰:一种香草,生长在洞庭湖一带。 苍烟:指暮霭,天色渐晚。 鸂鶒(yùn y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鱼名。 龙叟:相传春秋时楚人屈原曾自称“龙”而称其师为“叟”,这里指屈原或其师。 铁笛:指《湘君》《湘夫人》二歌中吹奏的乐曲名。未响:没有吹响。 紫藟(ěr):蔓生植物,多用于装饰。新愁
【注释】 数竿苍翠:数(duó) 竹。 拟龙形:像龙一样蜿蜒盘曲。 峭拔:挺立而高峻。 须教:要使。 寒色:指山间寒冷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是一幅春日山中竹,诗中则是诗人对这幅画面所抒发的感情。 首句“数竿苍翠拟龙形”,写竹竿,突出其姿态之优美,笔力之雄健。“数竿”说明竹子数量不多,“苍翠”表明竹子颜色翠绿,“拟龙形”说明竹子的姿态如龙,既挺拔有劲,又潇洒多姿,十分生动形象。
十年兵火真多事 再到禅扉却破颜 唯有两般烧不得 洞庭湖水老僧闲 注释: 《岳阳兵火后题僧舍》是唐朝诗人裴说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岳阳僧舍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对自然的宁静之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十年兵火真多事”描述了长时间的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不安;而“再到禅扉却破颜”则反映了在战乱之后重新回归平静生活中的喜悦和释然
【注释】 杨柳:柳树。高拂危楼:高耸直上,触到高楼的檐口。低拂尘:低垂到尘土里。灞桥:在长安东,跨渭水而建。攀折:折柳枝。频:多次。一何(hā)频:多么。无情树:无情的人。迎人:指春天来临时,柳树先发叶,后开花,故称“迎人”。解:懂得,理解。送人:指夏天来临时,柳树叶茂时,柳树却只供人观赏,不结子实,故称“送人”。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杨柳对人的两种不同态度:春天到来的时候,它先发叶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时,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为理解诗句含义,然后根据内容分析概括出关键词语的含义;最后分析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最后再结合全诗的内容作答。“冬日后作”点明时间是冬天,“寂寞掩荆扉”表明诗人闭门不出,孤独无伴。“昏昏坐欲痴”写出了自己孤寂无聊,百无聊赖,想入非非的情态和心态。“事无前定处,愁有并来时”写自己因无法排遣心中的忧愁而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