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映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审弦别其音,审调别其字”两句是说弹奏琴时要分辨琴弦的不同,弹拨时要辨别不同音律。“字清音益和,累累珠不坠”意思是:字清而音和
【诗句解读】 1. “秋夜读东坡集”:这句诗直接表明了诗人在秋天夜晚阅读《东坡集》的情景。“秋夜”和“读”都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别代表了季节的变换和活动的内容。 2. “笠屐风流迈永和”: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穿着轻便、行走自如的形象。“笠屐”指的是诗人的帽子和鞋子,通常与文人雅士的形象相符合。“风流”则暗示了诗人的气质和风采。“迈”表示超越或者领先的意思。“永和”可能是对某个地方的指代
注释: 壬午年七夕节,我在寂静中焚香对着心境清澈。思绪飘渺,仿佛有凌云之志。 云际的神光果然合离,仙家自古就在这个美好的节日。 试着从跨鹤的缑山日中,历数骖鸾汉殿时。 恍惚间回忆起前身与缥缈同游,偶然下界暂时栖留。 何时能相随三山去,重新揽取灵裙织藕丝。 赏析: 首句“壬午年七夕节”,直接点明了题目中的时间节点和事件背景,即在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夕节
王石谷山水清泉百丈飞幽壑,茅屋人家隔丛薄。白云在水树在空,漠漠晴烟下寥廓。断鸿几点去无迹,黄叶一林寒欲落。斜阳何处认前村,隐见危桥傍山郭。 译文: 清澈的泉水从百丈高的山谷中飞流而下,茅草屋顶的人家隔着稀疏的树林。白云飘荡在水面上,树叶在空旷的天空中飘荡。一群孤雁几处消失在天际,一片片黄色的叶子在寒冷的秋风中落下。夕阳映照下的村落在何处,隐隐约约地出现在远处的山边。 赏析:
【译文】 梅花像宰相,调和羹汁等待来日。 梅花如高人,迥然不同与枯槁。 梅花如美女,不炫耀倾城的色。 梅花如神仙,空有羡慕罗浮蝶。 鉴怀天地始,相像太始雪。 此意明月知,可悟不可说。 【注释】 1. 梅花:指松花梅,即梅树。 2. 谓梅如宰相:比喻梅花如宰相那样能调和羹汁,为来日做准备。 3. 调羹待异日:喻意梅花在来日才能绽放,如同调和羹汁一样。 4. 谓梅如高人:比喻梅花像高人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琴诗”是题目,也是诗歌的内容。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借弹琴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追求高雅艺术境界的愿望。 首联写诗人自幼就酷爱古琴,对古琴有特殊的钟爱之情;
梅花 爱梅入骨随,思作梅花吟。 横斜疏影句,谬许孤山林。 拟议误唐突,粉蝶兼霜禽。 竹外一枝好,坡老诚赏音。 何如妙无言,淡然惬素心。 不见江贯道,抚琴不弹琴。 译文: 我爱梅花如同爱自己骨髓中的血液,想着要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梅花的枝条横斜生长,稀疏的影子映衬着孤独的树林。我的想法有些错误,误以为梅花是孤独的。粉色的蝴蝶和白色的鸟类都与梅花一起,被我视为自然的精灵。在竹林之外
诗句释义 1 明镜双眉皱不收:比喻心境如明镜,即使有皱纹也不会显现出来,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坚强。 2. 天涯旅思尚悠悠:表达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处异地,但心却像长线一样牵引着思绪。 3. 帘垂清昼阴疑暮:描述了窗帘垂下,将整个房间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忧郁之中,似乎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 4. 雨送残春冷似秋:雨滴如同秋天的寒风一般,给春天的温暖带来了一丝凉意,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梅花 古梅生疏香,幽致邈难写。 临风濯寒秀,相对足闲雅。 琼姿妙天然,未许粉黛假。 譬如歌阳春,曲高和者寡。 开轩涵明月,顾影自潇洒。 惟应翠袖人,亭亭伴林下。 注释: 1. 古梅生疏香,幽致邈难写: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气清淡,难以用言语形容其深远的意境。 2. 临风濯寒秀,相对足闲雅:形容梅花在风中摇曳,展现出它的清雅之美。 3. 琼姿妙天然,未许粉黛假:形容梅花的身姿如同美丽的仙子
这首诗出自清代文学家查慎行的作品《得家书有感》。下面逐句翻译并注释: 昨夜银灯喜缀花,平安两字到天涯。 昨晚我点燃了银色的灯笼,喜庆之情溢于言表。 平安二字传递到了遥远的天涯。 细看墨沈痕皆淡,只恐彤闱鬓有华。 仔细端详墨沈留下的笔迹,发现都已被岁月淡去。 担心那红墙内的女儿,她的秀发也渐渐斑白。 北墅旧游芜径暗,南楼归梦月光斜。 往昔我在北墅的旧居游玩时,那条被杂草遮蔽的小路显得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