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台
这首诗是向寿整庵罗太宰先生八十华诞献的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对罗太宰先生的赞颂。 第一句“古有不召臣,贵道匪高尚”,表达了对罗太宰先生高贵品质和高尚道德的赞美。 第二句“进难思所安,退勇夫谁抗”,称赞了罗太宰先生的坚定意志和勇敢精神。 第三句“夫子擅英闻,旧学夙有访”,赞扬罗太宰先生学识渊博,学问深厚,且勤于求知。 第四句“经帏茂沃启,黼阁承弼亮”,赞美罗太宰的文韬武略,治理国家的能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寿整庵罗太宰先生八十岁的祝贺。 敬皇昔御极,恭嘿万方理。这句话表达了皇帝治理国家的伟大使命和崇高地位。 济济庶僚升,名贤赞天纪。这句话描绘了官员们纷纷提拔,贤士们赞扬天命。 旱麓诵作人,誉髦兴多士。这句话表达了在旱麓诵读的人成为了圣人,而众多的贤士被激励起来。 耇老布列朝,佐业洵光美。这句话描述了年长的官员们在朝廷上辅佐国政,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寿整庵罗太宰先生八十诗 六艺久不陈,圣道日榛翳。 旧经坏蠹燔,大义谁窥谛。 陋儒事修补,寡力绵深诣。 采掇疏传间,指意纷胶戾。 谶纬徵诞诬,解说同讹寱。 诋讼嗟何为,岁月徒虚弊。 茫茫宇宙业,万代谁区计。 不有刊凿俦,禹功荡荒裔。 东井蚀人文,中洛绝褰揭。 笃哉夫子心,耄年独高契。 注释: 六艺(古代中国教育体系的基础课程)长时间以来没有展示出来,圣道(儒家的治国理念)日益受到遮蔽和破坏。
谭秀才归茶乡将过金陵往讯龙湖公诗以述赠 苍然百里山,黄雩抱月水。 逦迤入茶乡,崒立千峰起。 维南表衡岳,朱鸟跋其趾。 洣湘荡交流,秀美蔚兹峙。 中产豪俊人,经纶奋天纪。 往往垂盛业,清芬振当世。 谭生何激昂,家声袭膴仕。 诗书耀闬闾,钟鼎谢绍嗣。 一经老不售,耻曳王侯履。 青衫三十年,萧索困蓬里。 朅来提残箧,行歌燕京市。 骐驎不受緤,湛卢空在鞞。 圜桥辞罄折,棘寺暂徙倚。 迩将反旧庐
【注释】 1. 隆中:指诸葛亮的居所。卧龙:指刘备,因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三顾庐:指刘备三次上山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的故事。行徒:步行。肃车马:整理车辆马。遂出:终于出来。襄樊:古地名,即今湖北襄阳、樊城等地。墟:废墟。群山:山群。峻𡶒(zhù):险峻陡峭。萧疏:草木稀疏,形容荒凉。 2. 盘绝险:在山峰上盘旋。曲折回行舆:迂回曲折地行进。披莽延邃历:穿过茂密的原野。仄趾遵岩圩:顺着山势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作内容,然后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来分析艺术手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昔有卢阳令,避世当乱残。”卢阳令,即东汉末年庐江郡(今安徽怀宁县)太守陆康。《后汉书》记载他“清修疾恶”,但遭奸人谗毁,“坐徙日南”。陆康在日南时,曾“上疏乞骸骨归家”,“遂隐于临淮山”。卢阳是庐江郡治所
【注释】 偃蹇:高傲。 树砥:比喻树立榜样。 长言肆纷哆:语出《论语·子路》:“长言之也,有闻道也。”意思是说,孔子听到一种道理,便要长声讲给他听。这里指谭秀才向龙湖公陈述自己的志趣和志向。 子乎慎勖修:指自己应谨慎勤奋地修养。 茶乡:指福建武夷山一带,为名茶产制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告别友人时,以“子行”“未已”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对友人的期望
【注释】 《蒙泉》:蒙泉,在山东泰安城北。 濠梁意:濠水之畔,鱼戏浅滩的意思。 圣功求始达:圣明的功业要等到开始时才能实现。 混混叹逝川:水流不断流逝,令人感叹。 荒言舛不中:荒诞之言不能通达真理。 陆子贤:指战国时期鲁国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其人久已没:这个人已经去世很久了。 吾怀孰寄宣:《庄子·逍遥游》说:惠子向庄子讲“我听说楚国有个人叫支离疏
【注释】 嗟:叹息。夙婴疢(chèn):疾病缠身。茕孑(qióng qiǎo,孤独、孤单的样子):孤苦伶仃。悼:哀怜。祖书:祖传的书信。何能:怎么能够。往笥(shì,竹箱):过去用来保存书籍或物品的箱子。横山:指高山。丽:美丽。松柏:古代常用松柏比喻坚贞不屈的志士。高旻(mín,天空):高空。怵(chù,害怕)怆(chuàng,悲伤):因恐惧而心惊。感:同情。因:于是。叹恨陈:感叹和遗憾。
诗句释义: 我走过鬻熊国,向南出了鄢郢地。 辽阔的平原开阔千里,这才看见了荆人的雄壮。 下车去参观古迹,就凭吊章华宫。 长堤横亘在田间,道路被破坏乱草丛生。 平原延伸开,禾黍生长得繁茂茂盛。 宫垣露出颓败的遗址,仿佛辨认着峞崇山的高峰。 瓦砾砖石乱堆交错,草木也被覆盖。 往日楚国最兴盛,伯业多么光辉显赫。 衣冠整齐觐见华夏,盟会专门朝政同。 挥动戈矛指向天表,威力奔涌驱逐夷戎。 灵王倚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