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卢阳令,避世当乱残。
来家沅水汭,几叶扬翩幡。
皇皇肇尔祖,发挥一何艰。
有志郁不显,混迹丘廛间。
义声动四壤,贤哉人共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作内容,然后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来分析艺术手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昔有卢阳令,避世当乱残。”卢阳令,即东汉末年庐江郡(今安徽怀宁县)太守陆康。《后汉书》记载他“清修疾恶”,但遭奸人谗毁,“坐徙日南”。陆康在日南时,曾“上疏乞骸骨归家”,“遂隐于临淮山”。卢阳是庐江郡治所,所以陆康也被称为“卢阳令”。这里指诗人自己,因为自己与陆康同乡,故以之比兴。“避世”两句,写诗人自叹不能如古人那样洁身自好,远离尘世,而不得不屈身于乱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来家沅水汭,几叶扬翩幡。”沅水为长江支流之一,发源于贵州高原,北流至洞庭湖入长江。汭,水入湖的湾口。这里泛指沅水的河口。这两句的意思是:来到家中,沅水河面宽阔,几代以后子孙繁衍昌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的骄傲自豪之情。
“皇皇肇尔祖,发挥一何艰。”皇皇,忧惧的样子。肇者,始也。这句话意为:我们这个家庭祖先创建了伟大业绩,可真是艰难啊!这里既指陆康的“避难就易”,亦指诗人自己坎坷的经历。
“有志郁不显,混迹丘廛间。”志,抱负;丘,土山;廛,市井小屋。这两句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却无法施展抱负,只好在尘世中混迹其中。
“义声动四壤,贤哉人共传。”义声,正义之声;贤哉,贤德之人。这两句意为:正义之声震动四方,贤明的人共同传颂。这两句赞扬了陆康和诗人自己的品德。
【答案】
①这首诗首联起笔不凡,点出“卢阳令”,表明作者与卢阳令同乡的身份。②颔联写“避世”,写自己不愿卷入战乱纷争之中。③颈联由陆康写到自己,说自己虽已隐退,但心中依然怀念着家乡,渴望能像陆康一样,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④尾联写陆康的事迹,赞扬其正义之声震动四方,贤明之人被人们传颂。
全诗通过叙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抒发了作者对陆康高尚品质的景仰,表现了一种不随波逐流、坚持操守的高风亮节,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