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次韵邵筼谷暮春三首 处士浑同郑子真,水南结屋与山邻。 已从竹笋生旁舍,不遣桃花误世人。 一枕槐根午梦长,不知梦里别春光。 禽工唱和偏能熟,蜂苦经营也自忙。 注释: - 处士:古代对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尊称。 - 郑子真:春秋时代郑国的一位隐士,他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 水南:指江水之南,靠近江河的地方。 - 旁舍:邻居或相邻的房子。 - 槐根午梦:在午时(中午)睡觉时所做的梦。 -
【注释】 1. 苕溪:浙江苕溪,在杭州。陆文宝:作者的朋友。挟笔:拿着笔。过云间:经过云间(即云霄)。持卷求余言:拿文章向作者请教,要求意见。缙绅之户:指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不啻:不止,不是。百篇有论:写了很多文章。笔法自赵松雪:笔法是宋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开创的。用落墨而始废者:开始时用落墨法作画(即不用墨汁直接蘸笔),这种画风废弃了。有为笔卦者:有人把笔画成卦象。近世肤学小子
《立春后五日》是元代诗人贝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的解析: 1. 北风夜吹碧海冻:描述了在立春之后的夜晚,北风猛烈地吹拂,使得碧蓝色的海洋结冰,景象十分寒冷。这里“碧海冻”描绘了冬日海面上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2. 立春以来仍苦寒:尽管已是立春之后,天气依然非常寒冷,给人带来不适。这里的“苦寒”表达了作者对于冬季严寒的不满和感慨。 3.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 注释:苕溪,即苕溪,是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一个县。陆文宝,字子方,号东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他挟笔过云间,手持着笔,穿过云层,形容他写作时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持卷求余言,手里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别人求取意见。而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一时间,他的门下聚集了众多文人学者,他们的论文数量之多,几乎可以与一百篇相比
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境。诗人在苕溪边遇到了陆文宝,后者手持笔卷,向他寻求对文字艺术的见解。然而,当陆文宝看到其他缙绅之家也有许多关于书写艺术的文章时,不禁感叹:“这些文章真是太多了!” 诗人开始解释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他认为,从赵孟俯时期开始,书法就开始采用落墨法,这种技法已经废弃了很长时间。他批评那些只关注形式而忽略内容的人,说他们“近世肤学者率意妄作”
【解析】 “次韵”是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即和韵。本题考查的是“次韵”,属于考核诗歌的鉴赏综合能力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上下句的意思和相关注释来进行。此诗首联写诗人午睡初醒,梦中春光易逝,颔联写诗人醒来后发现春天已经悄然离去,颈联写诗人感叹春天的短暂,尾联写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全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平实却含蓄隽永,富有韵味。 【答案】 一枕槐根午梦长,不知梦里别春光。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者有为笔卦者近世肤学小子率意妄作类如此可叹也已因赋五绝 近代何人下笔精,吴兴松雪最知名。 欲过大令归前辈,竞学中郎耻后生。 注释:近代的哪位文人下笔精湛?在吴兴,松雪最为知名。想要超过大令,归向前辈;竞学中郎,却耻于后生。 赏析: 首句“近代何人下笔精”,直接点题,指出近代以来有一位文人,他的文笔堪称精湛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樱颗红垂山雨晴,荷钱绿卷水风生。 樱树的果实像红色的雨滴一样垂挂着,春雨过后的山色更加明媚;荷叶上的小露珠像绿色的波浪一样卷曲着,水面上吹来的风也带着清凉的味道。 佳人莫惜频行斝,狂客从教醉绝缨。 美丽的女子不要吝惜频频举起酒杯畅饮,狂傲的诗人也要任凭自己沉醉到帽缨被风吹落的地步也不要勉强克制住酒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山间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诗人以清新的笔触
诗句释义: 1.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意思是说,苕溪的陆文宝拿着笔经过天上,寻求我的话。2. 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意思是说,一时间,那些有地位的人都写了不止一百篇文章。3. 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者有为笔卦者。意思是说,关于书法的论述,从赵孟頫开始用笔触落墨后就被废止了。4. 近世肤学小子率意妄作类如此可叹也已因赋五绝。意思是说,近代的一些没有学问的人,随意创作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花景的繁华,以及作者对这种景象的欣赏之情。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二月杨溪花乱开 - 这一句描述的是二月时节,杨溪边的花开始盛开,形容花海如潮,繁花似锦。 2. 黄须紫萼斩新裁 - “黄须”指的是黄色的胡须(这里指花须),"紫萼"是紫色的花萼,"斩新裁"意味着这些花朵刚刚修剪过,显得格外新鲜漂亮。 3. 春到清明已如客 - 此句表达春天到了清明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