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海县兵未息,公子今何之。 译文:海上的战乱尚未平息,你的公子现在何处? 注释:海县,指海边的县城。兵未息,战争尚未结束。 酌君葡萄酒,听我白苎词。 译文:请君品尝美酒,聆听我的《白纻词》。 注释:君,对对方的尊称。白苎词,即《白纻辞》或《白纻歌》,一种古代歌曲。 忆昔来黄湾,始为童子师。 译文:回想当初来到黄湾,那时我才是个学童。 注释:黄湾,地名
注释: 丹阳:今江苏镇江市。得风:得到清风或凉意。羊肠:弯曲的小路。白戾:指白色的道路,泛指大路,此处代指南京城的道路。镜里霜:镜子里的霜。天风:指自然之风。今日:今天。怜我:怜悯我。尽情相送:尽情地送别。过丹阳:经过丹阳。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清晨的出行情景。首句“出门平地即羊肠”,描绘了诗人走出家门,眼前出现的是曲折蜿蜒的道路,如同羊肠一般。次句“白戾应添镜里霜”
辛亥七夕五首其三 五夜天边辍凤梭,长生殿里望星河。 玉环他日无穷恨,更比牵牛织女多。 注释与翻译: 五夜:五个夜晚。 天边:天空的边界。 辍:停止,停下。 凤梭:凤凰羽毛装饰的梭子,这里指织布机。 长生殿:古代帝王和皇后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泛指宫殿。 星河:银河,古人认为银河连接着天上的星星和人间。 玉环:指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因安史之乱后被赐死,故有此称。 他日:未来的某一天。 无穷恨
子晋吹笙学凤皇 缑山一别已千霜当时黄屋非无意 岂有神仙到帝王 注释: - 子晋:传说中的人物,以擅长吹笙而闻名。 - 凤皇:凤凰,古人认为它是吉祥的象征。 - 缑山: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 - 黄屋:古代帝王所坐的车子,用黄金装饰。 - 无意:无心,没有特别的意思或目的。 - 神仙:指传说中超凡脱俗的存在。 - 帝王:指古代的统治者。 赏析: 《辛亥七夕五首·其一》是明朝贝琼的作品
【注释】 辛亥重午:农历五月初五。辛亥,指干支纪年法中的壬子年。 龙河:指龙溪河,在嘉兴市境内。一病僧:指张继昌,字仲和,号龙溪,浙江嘉兴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主事。曾因得罪权贵被贬到龙溪县,后得赦归乡,遂居龙溪山中,故称一病僧。 金陵:今南京市。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诗。诗人去年五月初一在嘉兴时,曾与张继昌相遇并同游龙溪。今年重阳,即九九重阳节,又逢龙溪端午,诗人怀念故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破月五更飞上天”,这是对某句诗句的赏析。考生应从手法、内容、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和主题分析其艺术效果或表达的情感。 “破月五更飞上天”,意思是:月亮冲破云层,在黎明时分飞上天际; “北林鸟啼惊客眠”,意思是:鸟儿在树林中欢叫,惊醒了诗人的睡眠;
注释: 日光霞气在早晨相互映照,一路上新花盛开犹如饮酒般畅快。 记得当年少年游玩的地方,信马由缰地穿过城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光的诗。前两句写景,诗人以“晓相参”来描绘清晨阳光和晨霞的交相辉映,以及一路之上新花烂漫的景象。后两句抒情,诗人回忆过去游赏杏花的日子,春风拂面,信步而行,穿越城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热烈,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性拙如鸠本自偏,柳州何必更祈天。 人间机巧知多少,无复三皇五帝前。 注释 1. 性拙如鸠:比喻自己本性笨拙,像鸠鸟一样自然。 2. 本自偏:本来就与众不同。 3. 柳州:古地名,此处指地方或环境,意指不必刻意求取。 4. 更祈天:再次祈求上天。 5. 机巧:巧妙的计谋或技巧。 6. 知多少:数量之多难以计数。 7. 三皇五帝前:在三皇和五帝之前。 翻译 你的本性就像笨拙的鸠鸟那样独特
注释:深夜出发,归人难以入睡。月儿明亮照满溪水,船儿在唱越歌。好像看到吴淞江上路,离别的愁绪一夜涌上心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深夜出发,归人难以入睡的情景。月光明亮照满溪水,船儿在唱越歌,仿佛看到吴淞江上路,离别的愁绪一夜涌上心头。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首先理解诗意,然后分析其内容、思想情感和意境,最后进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重要意象,同时要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力求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会。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所以答案的排列顺序应是“澄林冬日”→“连村桑柘犹存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