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谨
闻子规 声声何苦劝人归,不管行人听转悲。 十二峰前云树里,几番啼到月明时。 注释: 1. 闻子规:诗人听到杜鹃鸟的叫声,它的声音让人感到悲伤,仿佛在劝说人们回家。 2. 声声何苦劝人归:杜鹃鸟的叫声声声不息,仿佛在不停地劝告人们回家。这里的“何苦”表达了对杜鹃鸟叫声的无奈和悲哀。 3. 不管行人听转悲:无论行人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声音,它都已经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到悲伤和无奈
闻猿 几处空山啸月明,不堪闻过两三声。 谁知万里南迁客,一夜孤舟梦不成。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几处空山啸月明:描述的是月光照耀下的空旷山岭,声音被放大,形成一种回响。 2. 不堪闻过两三声:表示听到这些声音让人难以忍受。 3. 谁知万里南迁客:指那些远离家乡、流离失所的人。 4. 一夜孤舟梦不成:表达了夜晚的孤独和对家的渴望,无法入睡。 - 赏析:
注释:数株烟柳,形容柳树苍翠欲滴,垂挂着细长轻柔的柳丝。烟柳,指烟雾笼罩着的柳树。绿毵毵,形容柳色浓绿,如同细长的绿色丝绦。两岸,指江岸两边。青山起暮岚,形容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雄伟壮观,仿佛有云雾缭绕其中。 译文:几棵烟柳如丝般垂下,两岸青山在夕阳下形成一片淡淡的烟雾,远山近水相映成趣。许多在外漂泊的人还没有回到家里,只能从画中欣赏江南的美丽景色。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景诗
注释: 1. 雪满千山却负期,只缘尘事苦相羁。大雪覆盖了千山万水,然而我却辜负了约定的日期,只是因为世俗的事情让我苦苦束缚。 2. 扣门忽辱羲禽赠,来自山阴洗墨池。我敲门的时候,突然得到了一只羲(xis)鹰的赠送,这是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洗墨池得到的。 赏析: 这首诗是王真对朋友的回信,表达了他对雪中的鹅的喜爱和对尘世的无奈。他首先描述了自己的处境,大雪覆盖了千山万水,但他却不能如期赴约
注释:小孤山位于江汉东面,是第一道关卡,它孤独高耸,犹如一把利剑,猿猴们也常常攀爬。云雾之中,我知道这里有个仙娥庙,夕阳西下,钟声悠悠地传出半山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小孤山的诗歌。首联“江汉东来第一关,孤高如剑许猿攀”,开篇便描绘了小孤山作为江汉东面的第一关,其孤立、高耸之状,如同利剑般直刺天际,猿猴也常常攀爬上去。这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小孤山的雄伟形象。颔联“云深知有仙娥庙
【注】 (1)过瀼西:指经过瀼西,即今重庆北碚区西南之白沙镇。瀼西,古地名。 (2)天涯春尽:意谓春光已老,春归何处? (3)强提携:勉强相扶相携。 (4)百丈牵江:牵江,指牵挽江流。百丈,指长堤。 (5)谁识少陵忧国恨:少陵,指杜甫。杜甫有《秋兴八首》,每首八句,以“秋兴”为题,共八首。其中第三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此诗即为“秋兴”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意,然后再结合各句具体分析,最后在文中找到与题目相符的内容进行概括。“一剑长悬万里身”,以诗人的剑比喻自己的心,表现诗人壮志未酬、抱负难酬的苦闷心情;“偶经巫峡又逢春”是说诗人经过巫峡山时正好遇上春天,暗示出他仕途坎坷,有怀才不遇之意;“路傍多少娉婷女,谁是襄王梦里人”,写诗人在巫峡山路上看到许多女子
诗句释义 1 “苍苍初日照楼台,元气淋漓遍九垓。” - “苍苍”形容天空广阔、明亮的样子。 - “初日”指的是立春之日,即春季的开始。 - “楼台”指建筑群或高地。 - “元气”在这里比喻万物复苏的力量。 - “淋漓”形容气势磅礴,充满力量。 - “遍”意味着遍布或到达。 - “九垓”是古代对极高处的一种描述,相当于现代的九天之上。 2. “不是梅花露消息,人间何处识春来。” -
【注释】 瞿塘:山名,在重庆市奉节县东。 苍茫:茫茫无边的样子。 画楫:有彩绘装饰的船。 怒泷(lóng):急流。 酣(hān)梦:喝醉了酒的状态。 惭诉:惭愧地诉说。 汨罗江:即湘水,在湖南省东部。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译文】 端午节这天,我来到瞿塘观看龙舟竞渡 一条龙舟在江面上嬉戏着,仿佛在苍茫的大海上航行 有彩绘装饰的船一起划桨,忽然激起湍急的浪花 转眼间,龙舟翻过船舷,沉没到江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夫在日落时分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家的情景。他刚刚放下钓竿,荻花在微风中飘动,仿佛是白色的雪花落在江面上,使整个江村都变得昏暗起来。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表达了他对渔夫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罢钓归来日已昏”,这句话描绘了渔夫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到家中的时间。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地间一片昏暗,只有渔夫的身影映照在江面上。这里的“罢钓”指的是渔夫结束了一天的捕鱼工作,而“归”则表示他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