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春尽强提携,百丈牵江过瀼西。
谁识少陵忧国恨,东风处处杜鹃啼。

【注】

(1)过瀼西:指经过瀼西,即今重庆北碚区西南之白沙镇。瀼西,古地名。

(2)天涯春尽:意谓春光已老,春归何处?

(3)强提携:勉强相扶相携。

(4)百丈牵江:牵江,指牵挽江流。百丈,指长堤。

(5)谁识少陵忧国恨:少陵,指杜甫。杜甫有《秋兴八首》,每首八句,以“秋兴”为题,共八首。其中第三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此诗即为“秋兴”之一。杜甫曾作《哀江头》一诗,借凭吊古战场,抒发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是诗人在重庆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景,写诗人与朋友一起来到瀼西,看到春天已经过去了。诗人用“强提携”三字,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尽管春归何处,但依然要强颜欢笑,勉力相扶。“百丈牵江”,写诗人与友人来到瀼西后,看见江水浩荡,波涛起伏。“牵江”,指牵挽江流。

颈联紧承首联而来,诗人以杜少陵自比,表达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忧患和牵挂之心。“东风”二字,既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当时政治形势的不稳定,暗含着作者对国事的担忧。尾联写诗人在江边眺望,只见到处是杜鹃啼鸣,仿佛都在诉说着对国家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