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
湖畔春意浓,柳色新绿映波光。 闲来手持苍玉杖,思绪飘渺忆旧游。 花间笑语声声慢,犹忆华阳巾上香。 赏析: 此诗描绘了苏堤春晓的美丽景象和诗人的愉悦心情,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首句“岸闪波光旧”,以波光粼粼的景象,传达出湖面的平静与岁月流转之感。接着“花争柳色新”,则描绘了春天里花柳竞艳的新景,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的气息。 第三句“闲携苍玉杖”,透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注释: 西湖十咏苏堤春晓:这是一首描述杭州西湖苏堤春景的诗。 秀色入湖赊:秀色即美丽的景色,入湖赊即美丽的景色融入湖中。 不用高如许:不用像山峰那样高,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苏堤的景色非常美丽。 浮云漫欲遮:浮云飘动,仿佛要遮住天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苏堤春日的美丽景色。首句“屼然双剑耸”,形象地描绘了苏堤如双剑般挺拔,直插云霄的景象。第二句“秀色入湖赊”
【赏析】 西湖十咏中,“苏堤春晓”一诗描写了春日里苏堤上的景色。诗人以金、玻璃等词形容秋月和秋水,将西湖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秋月如金鉴,秋水似玻璃。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月亮像金镜一样明亮,秋天的水像玻璃一样清澈。这里用金、玻璃两个词语来形容秋天的月亮和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 月明水清浅,缓缓画船移。 这句诗的意思是
《江行值雨》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雨中江水的流动和声音,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寸寸水痕长(注释):形容河水被雨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很长。 2. 中流砥柱鸣(注释):比喻自己像中流的礁石一样坚定,发出声音。 3. 本来无酒量(注释):原本没有喝酒的能力和意愿。 4. 强酒压江声(注释):尽管没有喝酒的能力,但仍然强迫自己去喝酒,以压制江水的流动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水长”“不歇” “济川心”。 所以答案是: 水长雨不歇,沧江深更深。 行人苦无渡,折尽济川心。 译文: 河水涨得老高却不停歇,沧江之深更让人生畏。 行人愁苦没有渡船可乘,只好折下一根竹竿渡过江去。 赏析:“水长雨不歇”,是说河水涨的很高,但雨却不停
秋江漫兴 注释: - 山远意随远:山远,即指远处的山峰。意随远,意味着思绪随着距离的遥远而扩展、延伸。 - 江空水亦空:江空,指的是江面空旷无物的景象。水亦空,同样强调了水的空旷和虚无。 - 一时图画里:一时,指某个时刻或瞬间。图画里,暗示了这一瞬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 - 着我共渔翁:着我,即我在这里,或者与这里的景物融为一体。渔翁,是指一位在江边垂钓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的翻译是: 1. 释子望山归,樵夫下山去。 - "释子"指的是出家人,"望山归"意味着他们在山中修行后返回世俗生活。 - "樵夫"是指采樵的人,"下山去"则表示他们从山上回家。 2. 遥望紫翠间,斜阳映枫树。 - "紫翠间"描绘了一片紫色和绿色的树林,可能是某种植物或花卉。 - "斜阳"指的是夕阳,"映枫树"则描绘了夕阳照在枫树上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环境的描述
【注释】 江行 :指在江河上航行。值雨 :遇到下雨。鸂鶒,水鸟名。意:情思。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船在江上行驶时,突遇暴雨,舟不能进,遂即兴而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在艰难险阻中仍不失其乐观豁达的情怀。首二句以“雨”、“石”二字为中心词,描写了一幅风雨交加、大浪滚滚的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之大和江水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三、四句则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与遭遇,以“悠悠鸂鶒”喻自己漂泊无定
《山村即景》 雨后桑田暗,风前麦浪浮。 柴门人迹少,深树自鸣鸠。 注释: 雨后,天气晴朗,雨水洗刷过的田野变得昏暗。 桑田,指农田,这里指稻田。 暗,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变暗”。 风前,指风来之前或者风中。 麦浪,指风吹动的麦子。 浮,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飘荡、起伏”。 柴门,指用树枝和草搭建成的简陋的门。 人迹少,行人稀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景色。首句描绘了雨后的田野
重游白鹿洞 旧雨看山客又来,白云封路为谁开。 松风净拂斯文馆,花气浓侵浊酒杯。 千古明诚留日月,两间奇胜逼蓬莱。 遗书满架无人勘,风雨年年洗石台。 诗句解析: 1. 旧雨看山客又来,白云封路为谁开。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再次重游白鹿洞时的感慨。"旧雨看山客又来"描述了诗人作为一个曾经的游客再次回到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白云封路为谁开"则描绘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怀念,仿佛是白云为某个人打开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