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每一句的大意,再从手法、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其作用与效果。最后点明主旨,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荏苒韶华半已过”,意思是时光荏苒,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荏苒”意为流逝;“半已过”即一半时间已经过去了,表明作者此时已经是春日将尽,时不我待了。 “浴沂消息又如何?”意思是关于沐浴沂水的消息又是如何呢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天上人看太极图,谁于图上不糊涂。 - “天上人看太极图”:这里用“太极图”比喻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暗示一切皆由阴阳二气构成,相互依存、转化。 - “谁于图上不糊涂”:意指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复杂的世界和人生。 2. 自从随柳傍花后,再有吟风弄月无。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从年轻时期开始的浪漫情怀到中年之后逐渐淡去的过程。 -
【注释】 1. 吉:吉祥。 2. 家学太邱(tàiqiū):指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他们都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 3. 官曹:官场。 4. 先与梅花约:先约定了要赏梅。 5. 公了经纶(lún):你办完政务了没有?公,通“功”。 【赏析】 此诗为寄陈水部学之时读礼将从吉之京二首。第一首写自己对诗艺的自信和自负以及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无奈;第二首则写在京城中与朋友聚会,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乡友罗宗杰大尹时已致政家居二首 : 罗宗杰,名不详,字子美,唐德宗贞元间人。大尹,官名,指州郡长官。致政,辞官还乡。 少年相约事经纶,未老公先作隐沦:我与友人曾相约要为国家效力,可是还未到老就先隐居了。 山屐踏残花底月,海螺倾尽瓮头春:我穿着登山的鞋子踏碎了脚下的花朵和月光,把酒喝尽,也听不进世间的春天。 眼前好事三更梦,身后虚名半点尘:这些眼前的事情都如同一场恶梦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首 - 白头湖海愧婆娑:形容自己在湖海中的生活显得无拘无束,自在飘逸。"白头"指头发变白,象征着年老,而"湖海"则代表广阔的自然环境,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 高致如公见几何:意指自己追求的高尚境界是否能够实现,这里通过“大尹”(即地方长官)来比喻理想的追求者。 - 射鸭堂深明月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射鸭堂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幽静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策马亨衢尽付天:意思是在繁忙的道路上策马疾驰,将一切交给命运。这里的“策马”象征着作者的豪情壮志,而“亨衢”则代表了他所面临的广阔道路和复杂局势。 2. 冰清玉洁自家坚:意味着内心纯净无暇,如同冰清玉洁般坚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品德和操守的高标准,也体现了他对于正直和廉洁的追求。 3. 邈从霄汉勾前业:意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高远的事业
注释 - 海螺杯自酌椒浆:使用海螺杯自斟椒浆(一种用花椒泡制的酒)。 - 何用吴姬劝客尝:为什么用吴地的美女来劝客人品尝这杯酒? - 世路也须甘半拙:世间的道路也需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半。 - 物情原是忌孤芳:大自然的情感本就不喜欢独自盛开的花朵。 - 人间饱杀侏儒短:人们往往因为贪心而变得像侏儒一样短小。 - 阶下寒多梐楯长:台阶下寒冷,需要长梐楯来取暖。 - 勘破穷通只如此
【注释】 钻仰: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白沙: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刘备三顾茅庐前曾三次到隆中拜访他,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以白鹿洞前的白沙为界,表明自己要隐遁山林。想留箴:指对友人的规劝。道从身外真何有:指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和“顺其自然”。趣在源头却要寻:意谓真理的真谛,往往隐藏在事物的本源之中,需要深入探讨才能发现它。见兔是谁能画卦:意谓遇到兔子这样的动物时,谁还能画出它的图形呢
注释: 不恋簪缨不爱名,三公回首亦轻轻:我不愿意留恋那官帽和绶带的荣耀,也不屑于追求那三公九卿的地位。 楝庄当得乌台好,一醉何须四品荣:楝庄这个地方一定可以享受到乌台(指杭州)的美好时光,何必一定要享受四品官员的荣华富贵呢? 东海防谁争钓石,商山招个共棋枰:在东海之滨,又有谁能与你争抢钓鱼的石头呢?而在商山之间,又可以邀请你一起下棋。 料应未辍忧君念,夜望中星倚瘦藤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对日月运行的观察;中间两联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年华流逝的感慨;最后一联写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吟咏,以梅花为友。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好诗。 译文: 早晨晚上我就像飞驰的马车。寒冷和炎热都是天意安排。心中乾坤能有几个?鬓边霜雪又添了些。人生何必怜惜多余之物?老年仍要锻炼意志。偶尔三更时分吟咏不寐,满天凉月浸染梅影。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