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绪
这首诗描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苦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统治者的不满。下面是逐句释义: 捉夫叹 干戈暗两皖,无地容犁锄。 昨夜军帖下,大索临淮夫。 定例役一兵,两夫随之趋。 所以节兵力,为王执戈殳。 奈何宽大恩,拳此豺虎躯。 既非绿营选,又非闾左徒。 魋髻应召募,杀人胆更粗。 掳我子与女,鞭笞无完肤。 天寒道路远,终夜闻啼呼。 吁嗟汝良民,乃为奸民奴。 世事日翻覆,尔其忍斯须。
【赏析】 此诗作于唐天祐二年(公元907年),当时诗人正羁留在江陵,被朱全忠囚禁,因此诗是作者自述所遇。 首联“吴楚苍无极,扁舟失所依”,写诗人在江南水路中行船时,忽闻敌军进犯清流的警报,于是便仓惶弃舟登岸,躲避敌人。 颔联“旌竿莽迢递,风水互乘违”,写诗人登上岸后,只见四周一片荒凉景象。“旌竿”,即军旗,这里指战旗;“莽”,形容草木茂盛;“迢递”原意指远处高耸的样子
干戈暗两皖,无地容犁锄。 昨夜军帖下,大索临淮夫。 定例役一兵,两夫随之趋。 所以节兵力,为王执戈殳。 奈何宽大恩,拳此豺虎躯。 既非绿营选,又非闾左徒。 魋髻应召募,杀人胆更粗。 掳我子与女,鞭笞无完肤。 天寒道路远,终夜闻啼呼。 吁嗟汝良民,乃为奸民奴。 世事日翻覆,尔其忍斯须。 昨夜前队过,妇女载后车。 怀中襁褓儿,涕泣牵母裾。 白刃断儿手,鲜血淋路衢。 何时王道平,群盗痛歼除。
吴楚苍无极,扁舟失所依。 旌竿莽迢递,风水互乘违。 屡陷清流险,空坚白下围。 满腔悲愤意,无路达天扉。
清代诗人周源绪是道光丙申进士,曾任安庆知府,有《讱盦遗稿》等作品。 字复之,号讱盦,山阴人,生活在清朝的晚期。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周源绪的作品不仅数量丰富,而且风格多样,涵盖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与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其中,《舟中闻贼兵陷清流北窜》和《捉夫叹》等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了深厚的造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清代诗人周源绪是道光丙申进士,曾任安庆知府,有《讱盦遗稿》等作品。 字复之,号讱盦,山阴人,生活在清朝的晚期。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周源绪的作品不仅数量丰富,而且风格多样,涵盖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与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其中,《舟中闻贼兵陷清流北窜》和《捉夫叹》等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了深厚的造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