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苍无极,扁舟失所依。
旌竿莽迢递,风水互乘违。
屡陷清流险,空坚白下围。
满腔悲愤意,无路达天扉。

【赏析】

此诗作于唐天祐二年(公元907年),当时诗人正羁留在江陵,被朱全忠囚禁,因此诗是作者自述所遇。

首联“吴楚苍无极,扁舟失所依”,写诗人在江南水路中行船时,忽闻敌军进犯清流的警报,于是便仓惶弃舟登岸,躲避敌人。

颔联“旌竿莽迢递,风水互乘违”,写诗人登上岸后,只见四周一片荒凉景象。“旌竿”,即军旗,这里指战旗;“莽”,形容草木茂盛;“迢递”原意指远处高耸的样子;“风水”原意是指山水之间的气流,这里指长江和汉江的水势。诗人用这四个意象写出了当时江南一带的形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惶恐不安。

颈联“屡陷清流险,空坚白下围”,写诗人虽然暂时安全,但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屡陷清流险”,意思是说诗人在江南水路中行走时,已经多次遭遇到危险。而“空坚白下围”,则是指诗人虽然暂时安全,但仍然被敌人包围着。这里的“白下”原指南京城,后来成为南京的别称,这里用来代指诗人所处的地点。

尾联“满腔悲愤意,无路达天扉”,是说诗人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但却无法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天扉”原指皇宫的大门,这里用来比喻朝廷。诗人通过这句诗词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失望和不满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个人遭遇和感受的抒情诗。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都融入到诗歌之中。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感情充沛真挚,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