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清光迥,登高览蓟丘。
岛开沧海日,天接太行秋。
画省风云合,烟城草树浮。
冥冥千里外,鹓鹭起中洲。

八月

八月清光迥,登高览蓟丘。

岛开沧海日,天接太行秋。

画省风云合,烟城草树浮。

冥冥千里外,鹓鹭起中洲。

译文:
八月的月光格外明亮,登上高处眺望蓟州(今北京)的山丘。
岛屿展开如同海水一般,太阳升起在海平线上;
天空仿佛直接连接着太行山的秋天。
画省的风云变幻,笼罩在烟雾中的城市草木随风轻摇。
茫茫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站在这辽阔的疆域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人在八月初秋时节,登上蓟州附近的高山,放眼望去,一片壮丽的景象映入眼帘。从首句“八月清光迥”可以看出,诗人是在欣赏着一轮明亮的月亮,同时也在感叹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登高览蓟丘”,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感慨之情。蓟州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诗人登上这座古老的山丘,仿佛看到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和岁月沧桑。这种对历史的感慨,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三句“岛开沧海日”,“天接太行秋”和“画省风云合”,“烟城草树浮”,诗人分别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最后一句“冥冥千里外,鹓鹭起中洲”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他站在这片辽阔的天地之中,仿佛看到了远方的鹓鹭飞向中洲,这象征着一种自由、追求和向往。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意境的创造和形象的生动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