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情与物远,小饮傍山村。
几折入松径,短墙开竹门。
吟将梅共瘦,人对鸟忘言。
风扬余花落,茶烟绕榻昏。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幽情与物远,小饮傍山村。

注释:

  • “幽情”: 深沉、静谧的情感。
  • “与物远”: 情感与外界事物保持一定距离。
  • “小饮”: 小规模地饮用。
  • “傍山村”: 靠近山村。

译文:
深沉的情感远离尘世的喧嚣,我在小村庄中随意品茗。

2. 几折入松径,短墙开竹门。

注释:

  • “几折”: 曲折的小路。
  • “松径”: 松树覆盖的小径。
  • “短墙”: 矮墙。
  • “开竹门”: 竹子编成的门。

译文:
穿过几处弯曲的小路进入松林深处的小径,矮墙后面是竹子编成的门。

3. 吟将梅共瘦,人对鸟忘言。

注释:

  • “吟”: 吟诵或咏唱。
  • “梅”: 梅花,这里可能暗指梅花的清高。
  • “共瘦”: 同时变得纤细。
  • “人对鸟忘言”: 人与自然的交流仿佛忘记了言语。

译文:
我吟诵着与梅花一同消瘦,人面对鸟儿却仿佛忘记了语言。

4. 风扬余花落,茶烟绕榻昏。

注释:

  • “风扬”: 风吹。
  • “余花”: 剩余的花朵。
  • “落”: 落下。
  • “茶烟”: 茶叶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
  • “绕榻昏”: 环绕着床榻而昏暗。

译文:
风轻轻扬起了剩余的花朵飘落下来,茶烟缭绕着我的床榻而显得有些昏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宁静的自然景观。首联两句“幽情与物远,小饮傍山村”,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心态,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第二联“几折入松径,短墙开竹门”,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的幽静之美。第三联“吟将梅共瘦,人对鸟忘言”,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风扬余花落,茶烟绕榻昏”一句,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平淡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