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注释】: 感遇十八首: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共十八首。感遇,感慨遭遇,指作者在仕途中遭遇挫折,怀才不遇。 其四:这是第十八首。 岁星为方朔: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人认为岁星主东方,故称“东方朔”。方朔字少翁。 爰侍汉廷中:在汉朝皇宫里。 诙谐非谬理:诙谐,即风趣、幽默。诙谐并不等于荒谬不合理。 讽谏怀至忠:以讽刺和劝诫来表达自己的忠诚。 西游见金母:西游,向西旅行。见金母,拜见西王母
注释: 为牵牛答织女和颜特进,是一首七言律诗。 白允戏穷桑,吴生搴宵桂:白允在穷桑(今河南方城县东南)玩乐,吴生采摘了桂花。 嗟非二哲魂,弛张感天帝:他们感叹不是两位贤哲的灵魂,而是被天地所感应。 旭日遵始旦,明星加有嘒:清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明亮的星星开始闪烁。 扬野不独躔,匏瓜岂吾系:野外的天空没有星辰的排列,我怎么会像匏瓜那样束缚自己呢? 徒唏大梁影,久望长河澨
以下是对张九龄《感遇》其七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解读: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 解读:诗人在这首诗中描述了江南地区的一种植物——丹橘,即使经过冬天依然保持着翠绿色的叶子和繁茂的枝条。这不仅仅是因为南国气候温暖,而是因为它具有坚韧不拔的特性,能够抵御严寒。通过这种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 2. 诗句解读: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注释】 “箪食”三句:指贫苦人用竹筐盛饭,王公贵族则享用珍馐美馔。 “膻”句:指小的像猪羊那样温顺,大的能与雄狮搏斗。 “窃钩”二句:谓偷拿别人的东西,虽在国都禁地也要干,而晋、赵两国却为西周所容纳。 “得失”五句:指人生得失如同一个循环,看那些在边塞上生活的老人就知道了。 “方悟”二句:意思是说,我才知道贵老氏的思想,隐居山林,保持一颗虚无的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初到长安时所作
依古的诗句如下: 旷士想鲲游,大圣循鷇食。 鸿归皋氏舂,布就朱家匿。 平生失泛爱,而我忽相得。 玄豹韬南山,紫驼奔北狄。 安得千日酒,醉彼二心客。 接下来将简要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诗中描绘了一位旷达之士想象遨游于广阔海域的梦想,与现实中遵循世俗生活、追求物质享受的大圣形成对比。接着,描述了鸿鸟回归田野,辛勤劳作的场景,象征着普通人的勤劳与执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因缘际会之下与知己相遇
【注释】 刘兵部及叔:指刘伯温的侄子刘同卿。刘兵部,即刘伯温,字伯温。清矫:清高正直。 使节:出外担任官职时所持的一种文书。 抱璧:比喻珍贵的东西。赵,赵国。 及我:与我相交往。廷,朝廷。 辉旟旐:旌旗飘扬。 负弩:背扛弓箭。 天阔蜀山小:形容蜀中山川辽阔壮丽。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朋友的赞颂。诗人以刘同卿为比,称道他“西蜀辞赋地”,有清高正直的品性,能担当重要任务,为国家作出贡献
【注释】 感遇:诗人自述其生平遭遇的诗。《唐风·感遇》是一组以咏史抒怀为主的七言古风。“感遇”是篇名,取义于《楚辞·招隐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诗即诗人对人生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思所虑的抒发和感慨。炎峤:南方的山岭。畴昔:以前。幽燕:指幽州和燕地。神都:指京城,这里指长安。宫阙:宫殿。与天连:与天相接。青琐:帝王所用的青色花纹的门。金马:指汉武帝时所设的金马门。簪绂
【注】亡可上人:指亡可和尚。潇湘:指洞庭湖一带,这里泛指南方。灵洲:即“灵洲寺”,位于今湖北武昌黄鹄山南麓,为南朝梁武帝所建,故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 译文: 潇湘之间不远,远思在夫君。 灵洲少佳气,苍梧空碧云。 碧云日复暮,朱夏悠悠度。 何用持报君,秋风吹琼树。 赏析: 《答亡可上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对亡可和尚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与亡可以后相会的情景。开头二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感遇》中的第三首。全诗如下: 感遇十八首其三 陆生居吴中,郁为当世师。 吐言如洪钟,奋翼比长离。 声华绍父祖,出处关兴衰。 戴渊投剑日,周处剌蛟时。 自非君子者,斯人焉取斯。 逐句释义: 1. 陆生(指陆机)居住在吴中地区,他成为了当时的人心中的老师。 2. 陆机的言论宏大有力,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3. 陆机的抱负和志向如同长飞的翅膀,远大的志向可以与古代圣贤相媲美。
【注释】 感遇十八首 其九:诗题下原注“汉台,即秦时所筑之阿房宫也。卢城,汉末董卓焚洛阳,徙都于长安,因谓之‘西都’,亦曰‘西京’。晋代虽复中兴,但陵夷不振,故云。卢城事,谓董卓乱政之事也。 家本汉台边:我家住的地方本是秦时的宫殿,今称汉台。 且谈卢城事:且说那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的往事吧。 晋代昔陵夷,循寇飘风至:晋朝虽然一度复兴,但不久就又被异族所侵扰了。 黑云压城堞,白刃走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