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和抨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诗。诗中对那些趋炎附势,攀龙附凤的卑劣之徒,进行了无情的谴责。全篇愤慨不平之气溢于字里行间。 首句“炎汉昔中圮”,是说西汉曾经衰败。作者在这里用了反语:“中”与“圮”(倒塌)同音,意思是汉朝并未衰败,而“中圮”者乃是指那些奸佞小人。 次句“伤哉巨滔天”,是说他们罪恶极大,像洪水一样滔滔滚滚,无法收拾。作者在这句诗中使用了两个比喻:“巨滔天”和“水”
【注释】 感遇:诗人在长安时作的一组诗,共十八首。 其十四:这是第14首。 赵璧:古代和氏璧。 燕石:比喻低劣的东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之璧。”后因以“赵璧”指和氏璧。 宋人:指宋玉。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相传曾献玉于楚厉王、武王,皆以为石,后受刖刑。事见《史记·楚世家》。 两两:两个两个。 涂:同“途”,道路。 溟涬(míng qiàn):水深貌。 哲后:明君。
子羽不繇径,渡江能刺蛟。 子房若妇人,椎秦翊汉朝。 不为方有为,闇闇成昭昭。 应龙不常信,危岑无长条。 周公才至美,所贵乃不骄。 诗句注释: - 子羽:指张良,字子房。 - 渡江能刺蛟:形容其勇武过人,能够轻易地击败强大的敌人。 - 子房若妇人:比喻其柔弱而善于谋略,如同女性一般。 - 不为方有为:意为不做表面文章,直接解决问题。 - 闇闇成昭昭:意指虽然起初显得暗淡不明
【注】: 羊肠:指曲折的山路。 山魈:山林中的鬼怪。 中道:中途。彷徨:徘徊,犹豫。 焉知有云术,大鸟何翱翔:怎么知道有高深莫测的法术,苍鹰能遨游八荒。 羡门子:传说中仙人,名不详,是道家传说中的人名。 尘土:指世俗。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从长安出发,去赴洛阳途中的见闻与感受。 “昔我思遐方”,起笔就写远行前的思慕之情,表明此行是为了到远方去寻求出路。“诘曲赴羊肠”,说这条路弯弯曲曲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诗人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如逍遥自在。他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寄居在明亮的明月楼中。他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够凌云飞翔,与朋友们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译文】 百年能几时,何不逍遥游。 欲绝尘土迹,且居明月楼。 高情属遥漠,延睇舒层丘。 待我凌云翔,与子谈九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他认为人生短暂,何不逍遥自在。他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
【注释】 墨翟造木鸢:战国时期,墨翟制造了木制的木鸢,三年后能飞。 梓庆齐七日:梓庆为鲁国的匠人,他七天就制作出精巧的鐻来。 削鐻侔精微:意思是说雕刻木鐻的技艺极其高超,几乎与天分一般。 从来绝世技,宁寂中自挥:世上没有这样的绝妙手艺,是他自己在寂静中挥动刻刀雕刻而成。 至妙待孤赏:这最高明的技艺,等待着有识之士去欣赏。 甘为庸俗讥:宁愿受到平庸之人的讥笑,也不愿意去追求功名利禄。 【赏析】
东家桃李颜,日日登墙笑。 东家的桃花和李花开得十分好看,每天早晨我都去观赏它们。 西第宴歌钟,往来皆权要。 西边的府第里经常举办宴会,来的人都是一些有权势的人。 北里习化居,青蚨走相召。 北方的街道上有很多卖青蚨(一种货币)的小摊贩,他们经常招引着很多人去那里买东西。 谁识南山南,松风答长啸。 又有谁能够认识南山那边的美景呢?只有那松林中的清风才会用长啸来作答。 注释: 感遇:诗人感慨时事而作诗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忧虑。下面是逐句释义: 感遇十八首 其十三 崇冈生椅梧,阴谷繁荆棘。 民降道已微,登庸皆邪慝。 闻有猴而冠,亦见虎而翼。 正道自悠然,多营转促逼。 积丘畏蚁穴,朽厦繇蠹蚀。 邈矣夔龙俦,天运良不测。 译文: 崇山峻岭上生长着椅梧树,山谷阴暗处长满了荆棘。 民众下降道路已经变得模糊不清,那些登上高位的都是邪恶的人。 听闻猴子头上戴着花冠
【注释】 感:感触,触动。金仙:佛教语,指佛、菩萨、阿罗汉等成佛者。维摩诘:古印度人,名舍利弗多,意译为“净行”。据《维摩经》载,他以“非有非无”的中道教化众生。家室:指家庭。不二门:佛教语,即般若之门。 圣贤:指历史上著名的圣人和贤人。忧济:忧虑天下人民的疾苦。未暇论:来不及谈论。猥鄙儒:庸俗之儒。讥驳:嘲笑。操舟苦风浪:驾船在狂风大浪中颠簸。轮辕:车前横木,这里借指车辆。儒术不自尽
【注释】 秦王:指汉武帝。四海:指全国。 黔首:古代对人民的一种称呼,也写作“黔人”、“黔黎”。 奚止:岂止。 观其狂且愚,曷云保已物:观察他狂妄而又愚蠢,哪里能说保自己的权位。 独有桃花源,桑麻自森郁:只有桃花源中,桑麻自然生长茂盛(桃花源,晋陶潜《桃花源记》中的地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叙事,揭露了统治者的骄横和残暴,表现了诗人渴望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