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海幢寺阿字首座屡约相过未果作此简之 隔江曾自度,长约渡江人。 绝迹淹残雨,浮生阅仲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海幢寺阿字首座屡约相过未果后所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隔江曾自度,长约渡江人。”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独自度过时光的情景。他望着江对面,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和人生。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热爱。 次句“绝迹淹残雨,浮生阅仲春
【注释】 喜翁山:指山名,或为地名。 开士:指开州(治今四川开县)刺史王令。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旧唐书·地理志》有“西通西域,南通青海”,故称玉门关为“西极门”,又称“玉关”。 辽城:即辽阳城。汉时置郡县,后改置辽阳县。 朝汉台: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汉时筑有朝汉楼。 古貌:指久客他乡,形貌憔悴。 兰荃:亦作“兰荃意”,即兰花之香气。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诗才。 楚魂:指屈原的魂魄
五日龙川舟中时文晖先归 百里仍秦县,千秋忆楚臣。 符开银艾小,粽裹绿荷新。 乡土能无恋,愁思郁未伸。 那堪观霸气,临水送归人。 注释: - 百里仍秦县:百里仍然在秦县,意为即使离开秦县也依然如此。 - 千秋忆楚臣:千年之后还怀念楚地的臣子,意为怀念楚国的忠诚之士。 - 符开银艾小:符开启着银色的艾草小盒,意为打开小盒取出艾草。 - 粽裹绿荷新:粽子裹着新鲜的荷叶,意为用新鲜荷叶包裹粽子。 -
困酒入诃林留宿自公房祇园甘露滴,使我宿酲消。 独自留方丈,诸天不寂寥。 行踪泥芳草,吟兴写芭蕉。 已作逃禅客,无烦折简招。 注释: 1. 祗园:梵语的音译,意为清净之地。 2. 甘露:佛教用语,指纯净的甘露水。 3. 宿酲:宿醉后的头痛、恶心等症状。 4. 方丈:寺庙中供僧人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的地方。 5. 诸天:指天界中的众神。 6. 泥芳草:踩在芳草上留下脚印。 7. 芭蕉
澹归大师自丹霞山至海幢寺有赠 多君驻白足,结宇向丹霞。 依树珠林矗,缘藤石径斜。 闲摇下山策,方值泛源花。 可念江城客,飘零似出家。 注释: 1. 多君:你啊。 2. 驻白足:驻足停留。 3. 结宇:建造房屋。 4. 依树:依靠着树木。 5. 珠林:《法华经》中称“珠林”,这里指寺庙的树林。 6. 缘藤:攀援着藤蔓。 7. 石径:用石头砌成的小路。 8. 闲摇:悠闲地晃动着。 9. 山策
注释: 度龙川:渡过龙川。佗城:地名,在今广东增城县东。不得:不能过。棹(zhào):船桨。五岭:即南岭。江风:指珠江水。苦竹:即苦竹丛生的地方。津树:渡口的树木。咽:呜咽。又:再。斑骓(zhuī):一种骏马名。无诸海国边:指岭南地区的海上国——占城国。无诸:占城的别称。 译文: 在佗城游赏而不能渡过龙川,只好孤舟上溯。 难道我挟带千金之宝,却要冒着五岭的烟瘴之气? 江风吹动苦竹丛生的地方
伟公侄至宿 伟公,指李伟公,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侄子。伟公侄至宿,即伟公侄子到我这儿住宿。宿,住宿。译文:伟公的侄子来到我的住所。 寒宵共阿咸,陋巷本居南。 寒夜中与阿咸共同度过,居住在简陋的小巷中。阿咸,指李德裕的儿子李宗闵。译文:在寒冷的夜晚,我和阿咸一同度过。阿咸,即李宗闵,李德裕之子。 雨气侵残梦,鸡声发绪谈。 雨气侵袭着残破的梦境,鸡鸣声唤醒了未完的谈话。译文:雨气侵袭着我的残破梦境
【诗句释义】 - 十年伤白发,万虑息金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白发苍苍和满腹愁绪的感受。 - 春鸟鸣鱼梵,天花落草亭:描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景象,春天的鸟鸣和鱼儿的梵音,以及天上的花雨落在草亭上。 - 高堂嗟见背,大块实劳形: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父母年老体衰的哀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世事烦扰而感到身心疲惫。 - 为寄潮音去,宗风满塔铃: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举世知名蚤 - 此句意指诗人在年轻时就已经闻名于世。"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早",表达诗人很早就已经出名。 2. 中年学道迟 - 表示到了中年才学习道教或哲学,暗示了诗人在年轻时就已经对某些事情有较深的认识或兴趣。 3. 识途伤老马 - 使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经验丰富的人(如老者)虽然知道方向,但可能会因为年岁大而感到力不从心,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虽有成就和经验
【解析】 “淮阴成往迹,客子渡淮来”的意思是:淮水边,留下了我的足迹和往事。漂泊的游子渡过淮河来到这里。这两句是说,诗人当年在淮水一带流浪时曾经留下过足迹,而今又漂泊到淮南,来到这个他曾经生活过的地区。“旅食若为进”是说如今我靠什么谋生呢?这一句是说自己漂泊在外,没有固定的职业,生活非常艰难。“王孙还此哀”是说,如今我又回到这里,心中不免产生哀伤。“春流萦落絮,古墓蘙新苔”的意思是:春水流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