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注释】 ①佛日至:佛教传入中国,称为“佛日”。端州:今广东肇庆市。②疏钟:指寺庙中发出的钟声。③是岸:指江边。西方,这里指江的西面。④兹辰:这年。大圣:佛祖释迦牟尼,也作如来、世尊等。⑤花雨:春雨或细雨。⑥竹房:僧舍。⑦舍卫城:古印度国名,今属斯里兰卡,古代南印度的佛教中心。 译文 佛日降临到了端州,寺中的钟声从岩畔传来,孤船在峡中行进。 我正沿着江岸行走到达西方,这年佛祖降生人间。 春雨淅沥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桐江方君”即严子陵,东汉隐士,曾隐居于富春山。这首诗就是描写他在桐江钓鱼时的情景。“严陵濑”,指桐江山流中的一段溪流,相传是严子陵垂钓的地方;“三声旧断猿”,传说严子陵在垂钓时,常有猿猴来听他的鱼钩之声(古代传说,有道者能听出鱼钩的声音,故猿猴闻声而来)。“之死梦中魂”,意谓严子陵死后,他的梦魂还在梦中徘徊不去。“白日空军幕”,“青编美相门”,分别指严子陵死后
【注释】 寄谭公子:写给谭某的一封信或诗篇。南游无赠橐:没有带礼物给南方的朋友。橐,装钱或宝物的袋子。君本是南金:您是南方的金子。自别过穷腊:从这次分别算起过了一年的穷冬。指农历十二月。穷腊,即腊月、腊日,农历十二月。相思作会吟:用诗歌表达思念之情。作会吟,即作和诗。吟,指诗歌。卧薪骨:睡在柴草堆上。文细浣纱心:写诗时用心细致。文,指文思。细,指心思缜密。浣纱心,指细心琢磨诗文的心思。稽山:地名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与友人闲谈时,即兴写下的。诗中描写了山家的生活情景:入酿蒸苍耳、迎人使白鹇、不知江水上、那遣辙鱼还。这些诗句都是对山家生活的写照和想象,生动而富有情趣。 【答案】 译文: 山中长者的话语往往充满山野生活气息,你善于住进山里啊。 烧券收租责便,租散课耕闲。 入酿蒸苍耳,迎人使白鹇。 不知江水上,那遣辙鱼还。 赏析: “山家语”三句,是说自己喜欢住在山中,因为山中清幽宁静
【注释】: 1. 佛日东游答欧奏孚陈皖公:指作者应朋友之请,前往陈皖公处做客。 2. 西方传佛日:佛教称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即得“佛日”,故称佛教传入西方为“传佛日”。 3. 五十未闻道:意谓五十岁还没有听到高深的学问。 4. 江湖稀闭关:意为江湖上的名士很少闭门谢客,多指闲散之士。 5. 苍烟奔急翼:苍烟指烟雾。急翼指疾飞的翅膀。形容烟雾迅速飘动。 6. 霁景媚衰颜:晴空万里,景色宜人
这首诗的译文是:我跟随家明敬学习道法,实际上感到惭愧称他为兄。 岩石山岫与我一样适意,江湖之间各自前行。 闲来无事,随意议论着容易的事情,俗事偶然谈及,也显得清雅。 为何要疏远踪迹,独自骑着牛来到城下? 赏析: 首句“后于君学道”,表达了作者对家明敬的尊敬和仰慕之情。诗人在跟随家明敬学习道法的过程中,深感自己的浅薄,因此感到惭愧,称家明敬为“兄”。 第二句“岩岫有同适”
【注释】1.仙湖里:指杭州的西湖。2.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畔,东晋时为王导等贵族聚居之地,故有“乌衣巷”。后成为富贵人家聚居的地方。3.青琐(suǒ):宫门两旁的铜环,上铸铭文,以代皇帝之诏令。4.花鸟欺容膝:形容诗人居住环境幽雅,生活安逸。5.亲朋劝破颜:意思是亲朋好友都希望我能高兴,但我的心情却十分沉重。6.修禊日:即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古人于此日洗濯、宴饮。7.觞咏:指饮酒吟咏。8.闲:清闲
【注释】 (1)尹右民:官名,汉魏时指郡太守。尹:官职的尊称。 (2)蝉鸣江稻熟,鹭食渚荷香:蝉鸣声在江边响起,稻田里的稻谷成熟,白鹭在湖边的荷叶上觅食。 (3)送客东宫去:送客人到皇宫去。东宫:古代太子所居之宫。 (4)怀人夏昼长:怀念朋友,因为天气热所以时间显得很长。 (5)高歌求伐木:大声唱着歌去砍伐树木,比喻用正当的手段去争取胜利。 (6)不远得维桑:不太远就可以得到庇护和保护。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态度,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阅读题干中“诗句”“译文”“注释”等关键字词,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①“昔日王孙路,而今草已黄。还家对乡里,拂面有繁霜。”此二句写诗人归途中所见景物。昔日的大道,如今已是满地枯草,一片萧瑟,令人不胜今昔之感;而当诗人回到家乡之后,面对熟悉的环境,更觉凄凉。这两句诗通过前后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感慨
七夕节,李琬若等人在斋中聚会。 秋夜,疏柳下,众人坐在一起,观赏天上的双星。 独自坐在江边,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高悬。 月亮倒映在庭院里,显得格外明亮。 蟋蟀在草丛中鸣叫,仿佛在讨论着人事的变化。 天界的人用玄冥之气测量着人间的事情,看是否有变化。 不要谈论那些纷繁复杂的事,听听旁边的箫声,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