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疏柳下,群坐见双星。
独作江头月,浮来满户庭。
候虫参语默,天爵测玄冥。
莫论纷纭事,邻箫细可听。
七夕节,李琬若等人在斋中聚会。
秋夜,疏柳下,众人坐在一起,观赏天上的双星。
独自坐在江边,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高悬。
月亮倒映在庭院里,显得格外明亮。
蟋蟀在草丛中鸣叫,仿佛在讨论着人事的变化。
天界的人用玄冥之气测量着人间的事情,看是否有变化。
不要谈论那些纷繁复杂的事,听听旁边的箫声,也是一种享受。
秋宵疏柳下,群坐见双星。
独作江头月,浮来满户庭。
候虫参语默,天爵测玄冥。
莫论纷纭事,邻箫细可听。
七夕节,李琬若等人在斋中聚会。
秋夜,疏柳下,众人坐在一起,观赏天上的双星。
独自坐在江边,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高悬。
月亮倒映在庭院里,显得格外明亮。
蟋蟀在草丛中鸣叫,仿佛在讨论着人事的变化。
天界的人用玄冥之气测量着人间的事情,看是否有变化。
不要谈论那些纷繁复杂的事,听听旁边的箫声,也是一种享受。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走笔询家兄山中潴水复满几尺 不厌山中水,冬寒更几深。 激流康乐咏,魏阙子牟心。 牛马虚遥涘,鸳鸯下众禽。 乘车堪借问,渔父有拿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鉴赏时,要通过审题,了解作者,分析诗句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并联系写作背景等综合起来作答。 “水涘还牛马,悠然已望洋”,写诗人夜行大船之上,看到两岸的牛马、村庄,感到悠闲自在。“水涘”是水边的岸边,“水”指江水,“涘”指水的边岸;“牛马”“村庄”指的是陆地上的生物和自然景象,“望洋”指遥望大海,这里用典出自《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牛 呼名原一我,占梦即三公。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长谣阁道东。 注释: 牛:牛,即《诗经》中的《小雅·吉日》。 呼名原一我,占梦即三公。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长谣阁道东。 译文: 牛: 呼唤我的名字,我原是一头牛;占卜我的梦境,我竟是三公大臣。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
【注释】: 1. 赋得鸣琴赠张公亮明府: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赋得鸣琴赠张公亮明府”。 2. 朗朗琴张子:指的是张公亮。 3. 揭岭间:指张公亮在庐山的隐居之地。 4. 南徐下流水:指的是长江的南岸,即南京附近的河流。 5. 北固旧高山:指的是北固山(今天的镇江金山),是历史上著名的名胜古迹。 6. 听讼依桐响:意思是说,张公亮在庐山上,常常听到江边诉讼的声音。 7. 怀仙与鹤闲:意思是说
寓潮戏集海味成律 海青窥瓦屋,沙白露为霜。 玉缀长须国,珠联牡蛎房。 月姑能不字,螺女亦名香。 何必遵伊洛,方知贵鲤鲂。 注释: 寓潮戏集海味成律:在潮州地区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以海味作为题材或道具。 海青窥瓦屋:海青是一种鸟,它观察着瓦屋。 沙白露为霜:沙子被露水打湿变得像霜一样。 玉缀长须国:玉石镶嵌的长须国家。 珠联牡蛎房:珍珠串连在一起的牡蛎壳。 月姑能不字
自大埔度上杭 八闽初入路,鸟语信钩辀。如马填江石,升猱逆水舟。天鸡虚倦客,野老习通侯。南北京何似,须成万里游。 诗句释义 1. 八闽初入路: "八闽"通常指的是福建省,因为福建的别称之一是“八闽”。这里描述诗人初次踏入福建的旅程或地域。 2. 鸟语信钩辀: "钩辀"是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弯曲的弓,用来发出清脆的声音。此句描绘出鸟儿鸣叫声与音乐交织的景象。 3. 如马填江石:
何仙姑祠 何仙姑,又称何仙姑庙,位于广东省高要市。传说中,何仙姑是唐代人,因得道成仙而成为当地的神仙。 云母凝清甃,仙姑渺碧空。 云母: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里指云母石。 凝:凝聚、凝结。 清甃:清澈的井壁。甃,古代砖瓦砌成的墙。 渺:遥远、无边无际。 碧空:天空。 佩声遗凤穴,绡影借鲛宫。 佩声:指佩玉发出的悦耳声音。 凤穴:凤凰的巢穴。 鲛宫:传说中海中的宫殿,也是鲛人的居所。
【注释】 月夜迟朱王孙不至:夜晚的月亮,使朱红色的王孙迟迟不来。 临风孤玉树:对着风,像玉树一样孤独。 明月七星台:在月光照耀下,犹如星宿般的七座山台。 清夜一何永:清冷的夜晚多么漫长。 碧云殊未来:白色的云彩也未能前来。 虚空忘障闼:忘却了空虚的门户。 图画入莓苔:画上的图案如同生长在莓苔上的青苔一样。 一室皆如水,将予漫溯洄:整个居室就像水一样平静。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夜中思念友人之作
客游怀黎美周梁渐子 漫游消失意,诸子复如何。 注释:漫游,即旅行。消失意,即没有意思。诸子,指诸子百家。 赏析:诗人在旅途中感叹自己的行程毫无意义,诸子百家又有何意义呢? 闭户壁书满,伤时文选多。 注释:闭户,即闭门不出。壁书满,即墙壁上的书籍堆满了。伤时文选,即伤心于当时的文章选本。 赏析:诗人看到自己闭门不出,书籍堆积如山,不禁伤感,感叹当时的文章选本过于繁多。 长楸走马引,白石饭牛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正确理解诗句含义,并注意诗句的出处,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此诗首联“漠漠龙川水,轻舠溯浅滩”,写的是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来到了一个美丽的龙川。这里的“龙川”指的是龙溪江,位于江西省万安县。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两岸青山连绵起伏,一江清水潺潺流淌,景色十分优美。“欲于风气得,已作霸图看”,意思是说想要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发展之道
【注释】 (1)尹右民:官名,汉魏时指郡太守。尹:官职的尊称。 (2)蝉鸣江稻熟,鹭食渚荷香:蝉鸣声在江边响起,稻田里的稻谷成熟,白鹭在湖边的荷叶上觅食。 (3)送客东宫去:送客人到皇宫去。东宫:古代太子所居之宫。 (4)怀人夏昼长:怀念朋友,因为天气热所以时间显得很长。 (5)高歌求伐木:大声唱着歌去砍伐树木,比喻用正当的手段去争取胜利。 (6)不远得维桑:不太远就可以得到庇护和保护。
这首诗的译文是:我跟随家明敬学习道法,实际上感到惭愧称他为兄。 岩石山岫与我一样适意,江湖之间各自前行。 闲来无事,随意议论着容易的事情,俗事偶然谈及,也显得清雅。 为何要疏远踪迹,独自骑着牛来到城下? 赏析: 首句“后于君学道”,表达了作者对家明敬的尊敬和仰慕之情。诗人在跟随家明敬学习道法的过程中,深感自己的浅薄,因此感到惭愧,称家明敬为“兄”。 第二句“岩岫有同适”
【注释】1.仙湖里:指杭州的西湖。2.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畔,东晋时为王导等贵族聚居之地,故有“乌衣巷”。后成为富贵人家聚居的地方。3.青琐(suǒ):宫门两旁的铜环,上铸铭文,以代皇帝之诏令。4.花鸟欺容膝:形容诗人居住环境幽雅,生活安逸。5.亲朋劝破颜:意思是亲朋好友都希望我能高兴,但我的心情却十分沉重。6.修禊日:即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古人于此日洗濯、宴饮。7.觞咏:指饮酒吟咏。8.闲:清闲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桐江方君”即严子陵,东汉隐士,曾隐居于富春山。这首诗就是描写他在桐江钓鱼时的情景。“严陵濑”,指桐江山流中的一段溪流,相传是严子陵垂钓的地方;“三声旧断猿”,传说严子陵在垂钓时,常有猿猴来听他的鱼钩之声(古代传说,有道者能听出鱼钩的声音,故猿猴闻声而来)。“之死梦中魂”,意谓严子陵死后,他的梦魂还在梦中徘徊不去。“白日空军幕”,“青编美相门”,分别指严子陵死后
【注释】 寄谭公子:写给谭某的一封信或诗篇。南游无赠橐:没有带礼物给南方的朋友。橐,装钱或宝物的袋子。君本是南金:您是南方的金子。自别过穷腊:从这次分别算起过了一年的穷冬。指农历十二月。穷腊,即腊月、腊日,农历十二月。相思作会吟:用诗歌表达思念之情。作会吟,即作和诗。吟,指诗歌。卧薪骨:睡在柴草堆上。文细浣纱心:写诗时用心细致。文,指文思。细,指心思缜密。浣纱心,指细心琢磨诗文的心思。稽山:地名
【注释】 ①佛日至:佛教传入中国,称为“佛日”。端州:今广东肇庆市。②疏钟:指寺庙中发出的钟声。③是岸:指江边。西方,这里指江的西面。④兹辰:这年。大圣:佛祖释迦牟尼,也作如来、世尊等。⑤花雨:春雨或细雨。⑥竹房:僧舍。⑦舍卫城:古印度国名,今属斯里兰卡,古代南印度的佛教中心。 译文 佛日降临到了端州,寺中的钟声从岩畔传来,孤船在峡中行进。 我正沿着江岸行走到达西方,这年佛祖降生人间。 春雨淅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