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钟岩畔发,孤棹峡中行。
是岸西方到,兹辰大圣生。
望农花雨急,问禁竹房清。
旅食同僧乞,依稀舍卫城。

【注释】

①佛日至:佛教传入中国,称为“佛日”。端州:今广东肇庆市。②疏钟:指寺庙中发出的钟声。③是岸:指江边。西方,这里指江的西面。④兹辰:这年。大圣:佛祖释迦牟尼,也作如来、世尊等。⑤花雨:春雨或细雨。⑥竹房:僧舍。⑦舍卫城:古印度国名,今属斯里兰卡,古代南印度的佛教中心。

译文

佛日降临到了端州,寺中的钟声从岩畔传来,孤船在峡中行进。

我正沿着江岸行走到达西方,这年佛祖降生人间。

春雨淅沥,农事繁忙,竹林中的僧侣清静安详。

我们一同乞食于僧舍,宛如出家人一样。

依稀可见舍卫城的轮廓。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寓居岭南时期的作品,写自己游览端州(今广东肇庆市)时的感受。

首联“佛日至端州”,“佛日”即佛日,佛教传入中国后,称其为中国佛教之始,故称佛日。端州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地点之一,因此诗人将佛日与此地联系起来。

颔联“疏钟岩畔发,孤棹峡中行”,诗人在端州游玩,听到寺庙中传出的钟声,于是独自乘舟在峡谷中前行。

颈联“是岸西方到,兹辰大圣生”,诗人继续前行,来到江边的岸边,发现已经到了佛日这一天,佛祖在这里降生。这里的“是岸”和“兹辰”都指的是佛日这一天。

尾联“望农花雨急,问禁竹房清”,“望农花雨急”是指春雨纷纷,农事繁忙;“问禁竹房清”是指僧舍中的僧人生活简朴,环境宁静。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端州的游览经历,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日这一重要宗教节日的庆祝。同时,也展现了岭南地区的山水美景和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