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译文: 蛮夷流劫已经过去了几年,他们饱食之后从不会亲自耕种。今天他们自己知道应该勤劳农事,畬田处处都开满山巅。 注释: 1. 蛮夷流劫:指蛮夷流窜抢劫。几经年:经过多年。 2. 畬田:一种耕作方式,即在山中开垦田地。 3. 持兵供役:拿着武器来为官府服役。 4. 夹道拜迎:走在道路两旁向人行礼迎接。视往年:以前的情况。处处益多:到处越来越多。益:更加。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本题是理解性默写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八月六日发苍梧之桂林大雾蔽江”“人说瘴乡投窜地,我游七载幸无虞”这两句诗中,“苍梧”“桂林”“瘴乡”“投窜地”等关键词的提示作用。 【答案】 八月六日发苍梧之桂林 大雾蔽江 人说瘴乡投窜地,我游七载幸无虞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福建提学期间。当时宗玉白尚书为福建巡抚,与诗人关系很好,故有赠砚之事。首句写诗人买得一方端溪石砚,以助文房之用;第二句写诗人把砚台送给司马宗玉白尚书,以助其写作,希望他能多写些有益于国家的文章;第三句写诗人挥笔濡墨,在思考问题时,想到许多仁德之人的恩泽覆盖了大荒之地,从而抒发了作者对朝廷重臣的敬仰之情。全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及对其才华
注释:桂江的鲫鱼非常大且美味,有一首诗来描述。桂江的鲫鱼长得如此巨大,简直就像松江一带一尺长的鲈鱼一样。虽然桂江的鲫鱼美味,但毕竟是外地之物,我常常对着它想起故乡的三吴之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桂江鲫鱼的壮观和美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赞美鲫鱼的同时,也不忘怀念自己的故乡。这种感情既真挚又深沉,让人深感触动
【注释】 谒:拜。陈先生:指陈子昂。何幸:何其有幸。芳洲:即陈子昂的墓地,位于河南洛阳。全归:保全性命。翻使:却使得(我)成了。卒布衣:竟成了平民。昭报:昭示报应。昭,明白、显明;报,报应。从来:自古以来。迟速:早与晚。漫将:随意地。天机:自然规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在洛阳为故友陈子昂扫墓时所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注释】 漓江:指漓水,发源于桂林。楼船:指楼船军,即南唐时以水战著称的水上作战力量。羽书:古代军事文书。戎韬:即军事策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南唐保大四年(956)随李璟到桂林避难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表现了作者在舟中独坐无事可做时闲适的心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寿傅泽民医师》: 原诗: ``` 颜如丹渥鬓如霜,真得仙家却老方。 昨夜东林有星宿,弧南一点倍光芒。 ``` --- 逐句释义: 1. 颜如丹渥鬓如霜,真得仙家却老方。 - 颜如丹渥:形容容颜红润像涂了一层朱砂。 - 鬓如霜:指头发已经变白。 - 真得仙家却老方:指的是拥有一种使人不老的秘诀或方法。 2. 昨夜东林有星宿,弧南一点倍光芒。 - 昨夜东林有星宿
【注释】 1. 过梅关:从梅关经过。 2. 红梅:这里指的是山梅花,因为山中多有梅树而得名,古人以梅花为高洁的意象。 3. 双旌:指两顶官帽,古时出行时前导的仪仗用旗。 4. 天意分明特放晴:天上的天气突然晴朗了,表明是上天有意安排的。 5. 山鸟飞翔心亦喜:山中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诗人的心情也感到舒畅。 6. 好音住不住向人鸣:美妙的声音不停地在空中回荡,好像在向人们报告好消息。 【赏析】
【注释】: 1. 过梅关:路过梅关。梅关古关在今广东省境内,是广东通往湖南的通道。 2. 承恩复还:承蒙皇上恩典又回到故乡。 3. 碌碌尘途三十载:碌碌,平庸无为。尘途,官场。三十年在官场混日子。 4. 投闲:辞官。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述其宦海沉浮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厌倦和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首句点明“过梅关”之由来,表明自己出仕的时间是在“去年二月”。次句写归家后的喜悦心情
注释: 答:回答,回敬; 王大理:即王昌龄,字少伯,唐朝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江宁丞、司门郎中等职。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高适、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云路同游三十春:意思是说我们曾经一起在云路上游玩过三十年,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晚年更觉故情亲:意思是说到了晚年,反而更加怀念那些已经离我而去的朋友了。 海天万里频垂念:意思是说无论距离有多远,我都会时常惦念着你们。 道义分明似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