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并解释其含义。 第一句:“滇南江右著华勋,八座连登不愧心。” - 滇南江右:云南南部和长江的东面地区。 - 著华勋:有辉煌的功勋。 - 八座:泛指高位或高位人士。 - 连登:连续得到提升或成功。 - 不愧心:内心没有愧疚感。 第二句:“叔达谠言扶社稷,乐天高节在山林。” - 叔达:此处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忠言直谏的人物。 - 谠言:公正的言论。 - 扶社稷
赠杨总兵 今代勋臣谁第一,征西才略古人同。 名闻中外裴丞相,身系安危郭令公。 万里长城恒庇国,千寻孤柱独擎空。 天骄从此无南下,还儗趋朝总八戎。 注释: 1. 今代勋臣谁第一:当今时代的功臣中谁是第一人? 2. 征西才略古人同:征伐西方的才能和谋略与古人相同吗? 3. 名闻中外裴丞相:名望远扬于外,如同历史上的宰相裴度一样。裴度在唐宪宗时代曾担任宰相,治理国家有方。 4. 身系安危郭令公
【注释】 迎春:迎接春天。嘉:美好。空看:徒然。臈雪:积雪。寒梅:早春的梅花。乡信:家信。萍踪:浮萍般的踪迹,喻飘泊不定。𢬵:举。杯酒:借酒浇愁。忠臣:忠诚的大臣。 【赏析】 《迎春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以“迎春”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箫鼓迎春春意嘉”,描绘出一幅热闹喜庆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在春天来临之际,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偶闻春至却咨嗟
注释: 两使:两次出使。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区。秦行:指秦地。人民:百姓。悦题:为百姓题写诗篇。 芳年登第列清班,每诵皇华不少闲。 芳年:美好岁月,青春年少之时。登第:科举考试成功,被选进官僚队伍。列清班:在朝廷担任官职。皇华:皇帝的使臣。不少闲:不浪费时间。 藩府再衔纶綍至,平城重送旆旌还。 藩府:封疆大吏的官邸。再衔纶綍(huo):再接圣旨。纶綍(huo)
【注释】 春日小酌和杜荀鹤雪韵:春天时,我独自饮酒吟咏着杜荀鹤的《雪韵》。 自怜昏瞆度浮生,忽报春来觉渐明:自己可怜糊涂地度过一生,突然听到春天到来,才感到渐渐明朗。 瞆(zhōu) 指眼花;度,经历。 忽报春来觉渐明:忽然听到春天的到来,才知道自己已经度过了一个冬天,开始感觉春天的来临了。 雪压乱山秦塞影,风传刁斗戍楼声:雪花压在杂乱的山上,仿佛是秦国的边塞上投下的影子;风吹过
春日与一二知己小酌次赵倚楼忆山阳诗韵 忽传春信到天边,犹见河山积雪连。 赏节已开钤阁燕,怀人休棹剡溪船。 词翻彩笔倾三峡,酒泛瑶杯吸百川。 暂解羁愁莫相笑,东风回首又新年。 注释: 忽传春信到天边,犹见河山积雪连。 忽然间传来春天的消息,看到北方的山川依然积雪连绵。 赏节已开钤阁燕,怀人休棹剡溪船。 欣赏佳节的时候已经开放了钤阁上的燕子,怀念朋友就不要再划剡溪的小舟了。 词翻彩笔倾三峡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 【答案】 译文:想要正直地辅佐圣明天子,谁信你的所作所为是反其道而行之。你虽行为不端任凭小人诽谤,但你素来的心志应该为鬼神所鉴。宦海生涯岁月空自老去,故乡山水风光令人梦绕魂牵。什么时候报效皇恩归去故里,父子兄弟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注释:“解嘲寄林同寅”: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的“群山万壑赴荆门
【注释】: 《寄谢抚宁伯惠弓兼颂德美寓怀思三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首联写自己离开宣城才几天,就因战事与友人分离,而此时又恰逢暮云西望,不禁感慨万千;颔联以“异乡况是参商隔”来写自己和友人的两地相思之苦,感叹岁月不饶人;颈联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寄书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尾联则是说丈夫遭际应图报,莫让相思变黑头。 【赏析】: 此为酬答友人之作。李商隐在唐末曾担任过节度判官等职
【注释】 杜荀鹤:唐代诗人,字彦之。公元806年(唐宣宗大定二年)进士,曾任秘书监、礼部郎中等职。后辞官归隐,在洛阳著有《玉溪集》。雪韵:指春天的景色。泮:水名。这里指小河或溪流。菲才:微薄的才能。佐:辅助。行: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与友人饮酒时所作,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以“春日小酌”开篇,点明季节;接着以“塞外逢春春意生,江山风景最分明”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游云中下寺” - 描述一个人在云雾缭绕中行走,前往一个寺庙。这里的“游云”意味着云中的行走,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2. “边庭无事简书稀” - 描述边境地区没有战争,因此书信很少。这反映了和平时期的宁静。 3. “偶到僧房暂息机” - 偶尔来到寺院的僧房休息一下。这里的“息机”指的是放下日常的忙碌和思考,享受片刻的安宁。 4. “残雪江山惊岁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