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龄
【注释】馆娃宫:即吴王夫差的宫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芳魂尚可招:魂魄仍然可以召唤。 梧宫秋未老:指西施还在人间,没有死去。 香径迹旋销:指西施的足迹已经消失。 踏藓怜罗袜:指西施留下的脚印已经被踩扁。 听莺想玉箫:指西施的声音已经被人们忘记。 沼吴千古恨:指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所杀,留下了千年的仇恨。 山髻自朝朝:指西施的头发被剪成山形,每天早晨都在梳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
【注释】娃馆:古时儿童游乐的场所。酒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瓮以供人沽饮的土台,这里代指酒店。吴宫怨:相传为西施所唱的《长恨歌》。操蜀国弦:传说中蜀地的乐器有七弦琴,所以这里指弹琴。清音:清脆悦耳的声音,泛响:回荡。泛:摇漾。飒沓: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琴的演奏,来赞美音乐之美。开头“琴台”二句写琴台与娃馆、酒垆的关系;三、四句写琴曲的内容;五、六句写琴声的美妙
君不来 纵有新缣好,能无故剑思。 罢妆愁动鬓,慵绣泪垂丝。 止觉双轮转,谁传三鸟辞。 花间看履迹,惆怅独生悲。 注释: - 君不来:意思是说即使有新衣服(新缣),也难抵挡对旧友的思念。 - 纵有新缣好:即使有了新的布料,也难以弥补失去朋友的痛苦。 - 能无故剑思:即使有一把旧剑在手,也无法消除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罢妆愁动鬓:因为忧愁而停下化妆的动作,让发鬓显得更加凌乱。 - 慵绣泪垂丝
【注释】 摇落:指树叶飘落。意:心意,情感。婆娑:形容枝叶繁茂而摇曳的样子。 古梅:指冬日中的梅花。 停云:停积的云彩。愁不解:愁绪难以排解。冻雪:指积雪,这里用来形容冬天的寒气。黯:阴暗。难开:难以绽放。 雁影冲寒过:大雁在冷风中飞过。 綦履迹:綦履,用綦(一种草)做成的鞋,綦履即綦屐,指穿綦鞋的痕迹。印苍苔:指足迹留在了青苔上。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冬日里漫步庭前,看见古梅盛开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驱车寒色晓,四望只孤津。 - 译文与注释:清晨驾车穿行于寒冷的晨光中,四周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小桥。 - 赏析:此句描绘了作者清晨出发时的景色,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和旅途的冷清。通过“寒色晓”和“孤津”这两个关键词,传达出一种冷清、孤独的氛围。 2. 霜叶飞能辨,冰花照渐亲。 - 译文与注释:雪花飘落时,每片叶子都仿佛在飞舞;冰花映入阳光,逐渐变得亲切。 - 赏析
天池晚步次俞无殊韵 地抱层峦秀,天清碧壑秋。 断虹明落木,孤嶂俯澄流。 鸽去珠宫变,苔深石屋幽。 莲华如可服,何事觅丹丘。 注释: 1. 地抱层峦秀:大地怀抱着层层叠叠的山峦,显得十分秀丽。 2. 天清碧壑秋:天空晴朗清澈,碧绿的山谷中传来秋天的声音。 3. 断虹明落木:一道彩虹在夕阳下划过天空,落在了树林中。 4. 孤嶂俯澄流:一座孤独的山峰俯瞰着清澈的溪流。 5. 鸽去珠宫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袁孝子重归故乡吴门时所作。诗人用简洁的诗句,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离别后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全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深刻的哲理,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雪艇冲寒去”,诗人以雪中的小船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清冷而寂静的画面。这里的“冲寒”二字,既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次句“衡门谁复过”
燕姬走马 燕姬:古代称美女,这里指骑马的女子。走马:骑马。 北地胭脂入,南天蹀躞长 胭脂:一种化妆品,红色,这里指女子的妆容。 蹀躞:行走,这里指骑马。 琵琶翻旧谱,裤褶衒新装 翻旧谱:弹奏老曲子,这里指女子的琵琶技艺。 衒新装:展示新衣服,这里指骑马的女子穿着新衣。 袖窄挥鞭疾,靴轻过草香 挥鞭疾:挥舞鞭子快跑。 靴轻过草香:马蹄踏过草地发出香味。 何须年十五,调笑酒垆旁 何须:何需
这首诗是作者在种菊时有感而作。 清风招北牖:清风,自然之风,北牖(窗户)是指窗的北面,这里指北窗;招,招呼,招引;北牖清风,指自然之风吹拂北窗。 幽事托东篱:东篱,东方的篱笆,这里指菊花。幽事,深藏不露之事。托,寄托。东篱幽事,指菊花的种植。 辨种观天意:辨种,辨别种子;观天意,观察自然之意。辨种观天意,比喻通过观察自然来辨别种子的好坏。 分根酌土宜:分根,将植物的根部分开;酌,选择;土宜
【解析】 此诗为五律,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平仄分明,音调和谐。“踏花通竹户”句写诗人到访月上人的住处,“听鸟到禅关”句写诗人在禅关听到鸟儿鸣叫,“烟磬从风远”,松云渡水还,“瘦藤闲挂拂,棐几静看山。”两句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禅房景色。“幽意观无际,庭莎未忍删”是说,诗人观赏庭中美景,心情舒畅,欲把庭中庭莎连根拔除,但又觉得不忍,表达了诗人对禅境的迷恋之情。 【答案】 ①踏花通竹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