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龄
【注释】: 过庞山湖 淞江非往迹,百里半渔蓑。 波浪随葭菼,徵输到芰荷。 鸥群出浦聚,雁影带沙多。 一棹寒江外,悲来试短歌。 译文: 从淞江出发不是往昔的旧路, 一百里地一半是捕鱼的渔船。 波浪随着芦荻和水草荡漾, 运输征用的东西到了菱角荷花上。 一群鸥鸟从河中飞出来聚集在岸边, 雁群的身影带着沙滩显得更加稀疏。 驾着轻快的船划向寒冷江面, 悲伤的情绪涌上心头吟咏起短歌。 赏析:
【注释】出云山:即出云峰。易雨:容易下雨。一气:一条山脉,同一条山脉。 【赏析】《宝华山房杂诗四首》是唐代诗人李涉晚年隐居宝华寺所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写景生动、形象,富有韵味,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其中,第四首描写了出云山的景色,通过描绘山石流平、僧人与樵夫等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出云山易雨,一夜石流平。
解析与赏析 诗句解释: 1. "冶城挥别泪,五载战鱼龙。"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离开他曾经战斗过的城市(冶城)时,感到的不舍和泪水。"五载"指的是五年的时间,"战鱼龙"可能是指过去的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也可能暗示了战争的艰辛。 2. "嘉树犹存忆,清樽竟莫从。" - 这里的“嘉树”可能指故乡的景色或植物,而“清樽”则通常指酒。这两句诗表达了虽然已经离开了那个地方,但记忆中的美好仍然让人怀念
宝华山房杂诗四首 其三注释: - 惆怅独凭栏,深光起夕峦:表达了诗人独自倚着栏杆,远望山峦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更加深邃。 - 星摇松影碎,瀑过竹声残:形容夜晚时分,星光照在松树上形成摇曳的影子,瀑布的声音穿过竹林传来。 - 落叶愁中听,孤灯梵后寒:描述了听到树叶落下的声音,感到秋天的萧瑟,同时联想到了佛教的梵音带来的寒冷。 - 终年事萍转,何处老渔竿?: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
【注释】 东渚:指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南的古东淝洲。云塘,即东巢县(在今安徽省巢湖市境内)的云塘山,为古代著名的风景区。洄溪:曲折回环的小溪。松乳田:指松林中泉水流成的小池子。爨(cuàn)前烟:泛指炊烟。这里用“爨”字表示烧饭、炊烟。畦(qí)势趋深涧:指田畦地势高低起伏,向远处延伸至深谷中。粳米(jiāng mǐ):中国南方的一种稻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宝华山房杂诗中的第二首
宝华山房杂诗四首 其一 山色何年古,茅茨抱碧岑。 谷虚声自答,松老气常阴。 野市鱼虾杂,村烟荠麦深。 素怀谁与共,萝月候孤琴。 注释: - 宝华山房杂诗四首:这是一组描写宝华山风景和诗人情感的诗作。 - 其一: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 - 山色何年古:山的颜色已经很久很久了,就像古诗中常见的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茅茨抱碧岑:用茅草搭建的房屋紧紧挨着绿色的山峰。 - 谷虚声自答:山谷中没有回声
西郊观桃花记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 又南数十武,有庵,庵名独木。 ``` 【注释】:在南边走了几十步的地方,有一个叫做‘独木’的庵。 ``` 万历中,忽有梓木浮太湖而来,木广二十围。 ``` 【注释】:在万历年间,忽然有一棵梓木从太湖上浮了上来,树身宽二十围。 ``` 里人异之,锯为栋梁,结构具足,供大士其中
西郊观桃花记(节选) 吾邑城隍逼仄,独西郊滨太湖,野趣绵旷,士女接迹。 注释:吾城地势狭窄,但唯独西郊靠近太湖,景色优美,野趣无穷,士人和百姓络绎不绝。 译文:我的县城地势狭窄,但唯独西郊靠近太湖,景色优美,野趣无穷,士人和百姓络绎不绝。 赏析:此句描绘了吾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通过“逼仄”一词,展现了城市狭窄的特点,而“滨太湖”则展示了其与大自然的亲近。"野趣绵旷"四字
注释: 西郊:指长安城西。桃花:指春天盛开的桃花。记:记叙。 译文: 时同游者,周子安节,顾子樵水,余则朱长孺也:当时和我一起游玩的人有周子安节、顾子樵水和我是朱长孺。 赏析: 《西郊观桃花记》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长安城西赏桃花,作此记。首联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和同伴;第二联写了桃花盛开时的美景;第三联写出了作者对桃花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苦寒行》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的作品,创作于建安十一年(206年)正月,当时高干反叛后曹操率军讨伐。此诗通过描述征讨途中的艰苦条件和士兵的艰辛生活,展示了诗人的厌战情绪及对士兵体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奋发精神。 诗的开篇“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描绘了太行山的高峻与险阻。太行山不仅是中国古代北方的重要山脉,也象征了艰难险阻的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