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南数十武,有庵,庵名独木。万历中,忽有梓木浮太湖而来,木广二十围。里人异之,锯为栋梁,结构具足,供大士其中。至此为桃花艳胜处。花皆映水,两岸维百馀株,艳冶如笑,醉面垂垂,暖晕熏人,落英满袖。为咏唐人“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之句。低回久之,循庵而西,即太湖滨也。是日晴澜如镜,万顷无波。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坐盘石,灌尘巾,意洒然适也。回首桃林,如霞光一片,与暮烟争紫,恨无谢脁惊人语,写此景物耳。

吾因是有感矣:昔徐武宁之降吴江城也,其兵自西吴来,从石里村入此,青原绿野,皆铁马金戈蹴踏奔腾之地也。迄今几三百年,而谋云武雨之盛犹仿佛在目。经其墟者,辄寤叹彷徨而不能去,况陵谷变迁之感乎哉!计三四十年以来,吾邑之朱甍相望也,丹毂接轸也,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孤臣之号,庶女之恸,南音之戚,至有不忍言者矣!惟此草木之英华与湖光浩皛,终古如故。盖盛衰往复,理有固然,彼名人显仕,阅时雕谢,而不能长享此清娱者,余犹得以樗栎废材,玩郊原之丽景,延眺瞩于芳林。向之可感者,不又转而可幸也哉!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

西郊观桃花记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又南数十武,有庵,庵名独木。    

【注释】:在南边走了几十步的地方,有一个叫做‘独木’的庵。

万历中,忽有梓木浮太湖而来,木广二十围。    

【注释】:在万历年间,忽然有一棵梓木从太湖上浮了上来,树身宽二十围。

里人异之,锯为栋梁,结构具足,供大士其中。至此为桃花艳胜处。花皆映水,两岸维百馀株,艳冶如笑,醉面垂垂,暖晕熏人,落英满袖。    

【注释】:村里的人们觉得很奇异,就把这棵梓木锯成了栋梁,建造得足够用。这里成为了桃花盛开的美丽地方。桃花都映着水光,两岸有一百多棵,色彩艳丽如同含笑。人们陶醉地笑着,脸上洋溢着温暖的光芒,让人心醉,落下来的花瓣洒满了衣服。

为咏唐人“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之句。低回久之,循庵而西,即太湖滨也。是日晴澜如镜,万顷无波。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坐盘石,灌尘巾,意洒然适也。回首桃林,如霞光一片,与暮烟争紫,恨无谢脁惊人语,写此景物耳。    

【注释】:诗人为这首诗作的诗是:“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他沉思良久后,沿着庵子向西走,就到了太湖边上。这一天晴朗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一望无际,没有波浪。远远望去,洞庭山的西边,烟雾弥漫,形态各异。坐在石头上,洗掉尘世的烦恼,心情格外舒畅。回头望向那片桃树林,就像晚霞与烟雾相争的紫色天空一样。可惜没有谢朓那样动人的诗来写这些景色,只能写下这些景物罢了。

吾因是有感矣:昔徐武宁之降吴江城也,其兵自西吴来,从石里村入此,青原绿野,皆铁马金戈蹴踏奔腾之地也。迄今几三百年,而谋云武雨之盛犹仿佛在目。经其墟者,辄寤叹彷徨而不能去,况陵谷变迁之感乎哉!计三四十年以来,吾邑之朱甍相望也,丹毂接轸也,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孤臣之号,庶女之恸,南音之戚,至有不忍言者矣!惟此草木之英华与湖光浩皛,终古如故。盖盛衰往复,理有固然,彼名人显仕,阅时雕谢,而不能长享此清娱者,余犹得以樗栎废材,玩郊原之丽景,延眺瞩于芳林。向之可感者,不又转而可幸也哉!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    

【注释】:我因此有了感慨:过去徐武宁投降吴江城的那一天,他的部队从石里村进入此地,青山绿野都是战马和兵器驰骋的地方。到现在大约三百年了,而当年谋云武雨之战的景象仍然历历在目。经过那些废墟的人,总是感叹彷徨而不能离去,何况经历岁月的变迁呢?计算三四十年以来,我们这个县城里的高高的屋檐相互辉映;红色的车轮络绎不绝;墨卿、骚客一起并肩而游集在这里;但现在这些人大多数已经烟消云散,只能寄情于想象了。孤独的臣子之号,可怜的女儿之哭,南方的音乐之悲切,以至于有些不忍心说出口的悲伤。只有这片草木的精华以及湖水的浩瀚清澈,始终如初。因为事物的盛衰循环往复是自然的道理,那些名人显赫的仕人,看时间流逝雕琢自己、容颜凋零,却不能长久享受这种清闲的乐趣,我还能够以笨拙的材料,游玩郊野的美丽风景,在芳香的花丛中远望。过去那些令人感动的东西,反过来也可以成为幸运的事啊!那么这次游览怎么能可以不记录下来呢?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