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邑城隍逼仄,独西郊滨太湖,野趣绵旷,士女接迹。
出西门约里许,为江枫庵。庵制古朴,开士指月熏修之所也。折而南一里,为石里村。桑麻翳野,桃柳缀之,黄花布金,温黂炙日。昔嘉靖中,乡先生陆公居此地。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又南则桃花弥望,深红浅红、错杂如绣者,梅里村也。地多梅花,十年前,余犹见老干数百株,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里人易种以桃,争红斗绯,缤纷馥郁,园田鸡犬,疑非人间。奚必武陵路溪畔始堪避秦哉?
迤逦而行数百武,为朴园。园中有墩,可以四眺。隆万间,高士张朴所居。张工画,颇能诗。邑令徐公尝看梅来访,屏驺从,倾壶觞,日暮列炬前导,人折花一枝以归。茂宰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
西郊观桃花记(节选)
吾邑城隍逼仄,独西郊滨太湖,野趣绵旷,士女接迹。
注释:吾城地势狭窄,但唯独西郊靠近太湖,景色优美,野趣无穷,士人和百姓络绎不绝。
译文:我的县城地势狭窄,但唯独西郊靠近太湖,景色优美,野趣无穷,士人和百姓络绎不绝。
赏析:此句描绘了吾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通过“逼仄”一词,展现了城市狭窄的特点,而“滨太湖”则展示了其与大自然的亲近。”野趣绵旷”四字,形象地描绘出了郊外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
出西门约里许,为江枫庵。庵制古朴,开士指月熏修之所也。折而南一里,为石里村。桑麻翳野,桃柳缀之,黄花布金,温黂炙日。昔嘉靖中,乡先生陆公居此地。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注释:离开西门大约一里远,就是江枫庵。庵子构造古朴,是开士指月熏修的地方。继续向南走一里,是石里村。这里桑麻茂盛,桃树柳树点缀其间,黄花如同金色布帛一般铺陈在田野上,阳光照耀下温暖如熔金。从前嘉靖年间,乡绅先生陆公就居住在这个地方。陆公治理地方有声名,现在他的遗迹仍然存在,只剩下三个小房间罢了。
译文:离开西门大约一里远,就是江枫庵。庵子构造古朴,是开士指月熏修的地方。继续向南走一里,是石里村。这里桑麻茂盛,桃树柳树点缀其间,黄花如同金色布帛一般铺陈在田野上,阳光照耀下温暖如熔金。从前嘉靖年间,乡绅先生陆公就居住在这个地方。陆公治理地方有声名,现在他的遗迹仍然存在,只剩下三个小房间罢了。
赏析:此段描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江枫庵”和”石里村”的建立,都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关。”桑麻翳野,桃柳缀之,黄花布金”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美丽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昔嘉靖中,乡先生陆公居此地。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注释:从前嘉靖年间,乡绅先生陆公就居住在这个地方。陆公治理地方有声名,现在他留下的遗迹仍然存在,只有三个小房间罢了。
译文:以前嘉靖年间,乡绅先生陆公就居住在这个地方。陆公治理地方有声名,现在他留下的遗迹仍然存在,只有三个小房间罢了。
赏析:此段描述了陆公的历史影响。陆公治理地方有声名,说明他是一位有才华和有责任感的官员。他治理的地方留下了许多遗迹,这些遗迹成为后人研究和学习的宝贵资料。
又南则桃花弥望,深红浅红、错杂如绣者,梅里村也。地多梅花,十年前,余犹见老干数百株,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里人易种以桃,争红斗绯,缤纷馥郁,园田鸡犬,疑非人间。奚必武陵路溪畔始堪避秦哉?
注释:再往南看,满山遍野都是桃花,深红浅红、错落有致如锦绣般美丽的。这就是梅里村。这里梅花很多,十年前我还看到过几百棵老梅树,常常有文人聚集在这里饮酒赋诗,每回都聚集在这里。但现在这些老梅大多已经枯死了。村里的人喜欢把梅树改为桃树种植,它们争相斗艳,色彩缤纷芳香扑鼻,花园里的鸡狗都以为不是人间呢。何必一定要选择武陵路的溪畔才能避世呢?
译文:再往南看,满山遍野都是桃花,深红浅红、错落有致如锦绣般美丽的。这就是梅里村。这里梅花很多,十年前我还看到过几百棵老梅树,常常有文人聚集在这里饮酒赋诗,每回都聚集在这里。但现在这些老梅大多已经枯死了。村里的人喜欢把梅树改为桃树种植,它们争相斗艳,色彩缤纷芳香扑鼻,花园里的鸡狗都以为不是人间呢。何必一定要选择武陵路的溪畔才能避世呢?
赏析:这段描写了桃花和梅花的美丽以及梅花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梅花和桃花的不同特点,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和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