顼帝寒威何酷烈,东南地维迸将裂。太湖坚冰百丈深,鱼龙潜窜重阴穴。
千村惟见冻凝云,万顷不闻涛喷雪。西风日吼天地昏,估客渔翁往来绝。
瘦日隐见无晶辉,钟山烛龙光欲歇。虽然阴气终回旋,可忍罢民重酸切。
官税榜笞髓已枯,天行严凛骨还折。时闻艇子陷冰围,绝炊陨命鼋鼍窟。
兼之茆屋僵赤肤,妻儿号寒忍呜咽。嗟乎彼苍何梦梦,水旱频仍不堪说。
复见杀气东南行,灾沴荆吴恐仍结。君不见千户封五陵侠,软裘快马出京阙。
谁信无衣叫寒月。

《苦寒行》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的作品,创作于建安十一年(206年)正月,当时高干反叛后曹操率军讨伐。此诗通过描述征讨途中的艰苦条件和士兵的艰辛生活,展示了诗人的厌战情绪及对士兵体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奋发精神。

诗的开篇“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描绘了太行山的高峻与险阻。太行山不仅是中国古代北方的重要山脉,也象征了艰难险阻的自然景象。诗人用“艰哉何巍巍”表达了对高山峻岭的敬畏和对远征艰难的感叹。这种表达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未来战斗的担忧。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这句描述了行军过程中道路的曲折和艰难,使得车辆难以通行,从而强调了旅途的艰辛。这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当时战争环境下军队行动困难的反映。诗人通过这种具体而形象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征夫们的艰辛和不易。

第三,诗中“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北风呼啸,树木摇曳,营造出一种凄冷而压抑的氛围,这反映了战争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和影响。同时,这也象征着人心的悲凉和不安。

第四,“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描绘了野生动物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这些动物的咆哮与怒吼与人类的困境相互呼应,加强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

第五,“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则表现了行军途中的荒凉与孤寂。少人烟、大雪纷飞的景象不仅增加了行进的难度,也加深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无助感。这种描写增强了诗中的情感张力,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展现了士兵们为了生存所进行的努力。尽管环境恶劣,士兵们仍然尽力寻找食物和取暖材料,显示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勇气。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士兵们的辛劳,也体现了他们对家园的眷恋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苦寒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和战争残酷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了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太行山的雄伟与艰难路途的描述,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破坏。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形象描绘,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深入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