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内容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悲流人 - 哀叹那些被迫从军的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牺牲。 2. 为农未免租调瘢 - 作为农民,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租税和赋税的负担。 3. 从军可辞刀箭痕 - 对于从军的人来说,战场上的伤痛可能比日常的劳作更难以忍受。 4. 布衣一日任民社 - 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肩负着管理社会的责任。 5.
【注释】 1. 清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 2. 大风起:风势很大。 3. 纸钱飞作灰:指焚烧纸钱。 4. 新墓旧坟:指死者的坟墓。 5. 哀哀哭不已:哭泣不止。 6. 百役转沟壑:各种徭役都转向山沟里去了。 7. 首丘:指老牛,因为头总是朝向故乡,所以称“首丘”。 8. 朝廷自忠厚:朝廷本身是忠诚善良的。 9. 恻然念无祀(yù):恻然:悲痛的样子;念:想;无祀
【注释】: 题:诗的题目。 湖山清隐图:即指隐居山林的诗人自画像。 南山北山:指南方的终南山,北山是华山。 秋色:秋天的颜色。 东崦(yǎn)西崦(yǎn):东、西两处山名,泛指附近的小山村。 人:指隐居者。 倦客不归:指久居官场,厌倦了仕途生活的文人。 头白:头发变白。古代以白发为衰老的象征。 数年空负:几年来白白地辜负了。 烟霞:指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题刘商观奕图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遥峰苍苍松桧色,涧水无声晚烟白。 - 注释:远处的山峰苍青色,山中的松树和桧树呈现出一种颜色。溪流在寂静中流淌,晚雾笼罩着四周,显得宁静而美丽。 - 译文:远处的山峰苍翠欲滴,山中松树和桧树的色彩斑斓。溪流在静谧中流淌,晚雾弥漫,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2. 围棋不见商山翁,伐木那逢会稽客。 - 注释:棋盘上看不到商山翁的身影,伐木时也没有遇到会稽客
【注释】 1. 道人:道士。道人下笔天机熟:意谓道士欧阳楚翁的书画技艺高超,笔下自然流露出天成的灵气(天机)。 2. 琅玕:玉的一种。个个起中林:意谓每一片梅竹都像玉一样,点缀在山林之中。 3. 琼树娟娟:形容树木枝叶繁茂、色彩斑斓。在空谷:意指梅花竹子生长在幽静的山谷中。 4. 三花五蕊:指梅花、松枝、竹叶三种不同的花和五种不同的叶子。天然好:意谓这些花木天生就十分美好。直节心虚肯相保
旭日未出群山昏,苍茫楚江多白云。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早晨的楚江山水图:太阳还未升起,整个山谷都被浓重的暮色所笼罩,楚江上飘浮着洁白的云朵。"楚江"指的是长江在古代楚国的地界,"苍茫"形容景色辽阔、模糊不清的样子。"多白云"则强调了早晨雾气缭绕的景象。 芳洲无人采蘅杜,落花飞絮春纷纷。 这句诗描述了春天里芳洲上的景致。芳洲是一个美丽的小岛或岛屿,这里没有采药人(“蘅杜”指的是香草)来采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共四百八十五个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南溪白云白如练,万壑松萝对山县:在南溪的白云洁白如同练带,万壑松萝与山峦相映成趣。 2. 幽人结屋溪上居,稚子过庭能读书:隐士在溪边建了小屋定居,小孩子在庭院中学习读书。 3. 清流美竹秋潇洒,棐几明窗日闲暇:清澈的溪流和美丽的竹子在秋天显得格外潇洒,窗户上的木制家具显得非常悠闲。 4.
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方壶画山世有名,生纸一幅涂纵横。 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 紫阳五曲石门荒,金老三间茅屋小。 兴来故笔起层峦,万仞嵯峨咫尺间。 龙洞云烟含宿雨,鹤坛星月满空山。 武林道士余三一,来憩松根讲周易。 十年不出鬓垂丝,九转将成眼如漆。 新图千里寄神交,东南一柱青天高。 愿授神方服石髓,共听仙乐鸣云璈。
诗句原文: 苍颜白发未投閒,祇讶名兼吏隐难。 月校舟缗留渡口,春催茶贡住林间。 注释解释: - 苍颜白发:指诗人的容颜和白发,象征着年老。 - 未投閒:没有选择闲散,而是继续工作。 - 祇讶名兼吏隐难:只是惊讶于名字中包含了“吏”(官)和“隐”(隐居)这两个词,表示对官场生活感到有些难以为继。 - 月校舟缗留渡口:形容夜晚在船上检查船只,以防盗窃等行为发生在渡口。 - 春催茶贡住林间
题青山白云图 茆屋何人共住,石林似我曾游。 白云只在半岭,青山谁到上头。 注释: 1. 茆(máo)屋:用茅草等搭建的简易房屋。 2. 石林:形容山峰如树林,参差不齐,苍劲有力。 3. 白云:指山间的云雾缭绕。 4. 半岭:山的一半高度。 5. 青山:指远处的山峦。 6. 谁到上头:是谁到达了山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