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大风起。纸钱飞作灰,散落千山与万水。旧坟间新墓,哀哀哭不已。
百役转沟壑,首丘宁有几。朝廷自忠厚,恻然念无祀。
天下向万城,科条戒乡里。缁黄施法食,县官具羊豕。
日昃天暝晦,阴灵集坛所。饮食歆飨馀,似闻相告语。
秋冬复继惠,有后竟何似。长林或扫松,荒阡谁挂纸。
生者不自给,死者长已矣。因思上世人,未明仙佛理。
诸儒动引经,不肯祭非鬼。推思九泉下,著令今代始。
从知征战场,饥魂怨千古。
【注释】
- 清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
- 大风起:风势很大。
- 纸钱飞作灰:指焚烧纸钱。
- 新墓旧坟:指死者的坟墓。
- 哀哀哭不已:哭泣不止。
- 百役转沟壑:各种徭役都转向山沟里去了。
- 首丘:指老牛,因为头总是朝向故乡,所以称“首丘”。
- 朝廷自忠厚:朝廷本身是忠诚善良的。
- 恻然念无祀(yù):恻然:悲痛的样子;念:想;无祀:没有祭祀。意思是为死去的人伤心,想念他们没有得到祭祀。
- 天下向万城:天下人都在向各个城池进发。
- 科条戒乡里:颁布法令,禁止百姓上坟。
- 缁黄施法食:僧人和道士也用供品来祭祀死者。
- 县官具羊豕:地方官备办牛羊猪肉等祭品。
- 日昃天暝晦: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
- 阴灵集坛所:阴灵:鬼灵;坛所:庙宇、祠堂。指鬼神聚集在庙里。
- 饮食歆飨馀:指鬼神享用剩余的食物。
- 有后竟何似:以后的事情怎么样呢?
- 长林或扫松:长林:长满树木的地方;扫松:扫除松树。指砍伐森林。
- 荒阡谁挂纸:荒郊野外没人去烧纸。
- 生者不自给:活着的人不能养活自己。
- 死者长已矣:死了的人就永远没有了。
- 因思上世人:因此想到了古代的人。
- 未明仙佛理:不明白神仙佛理的道理。
- 诸儒动引经:儒家学者经常引用经典。
- 不肯祭非鬼:不愿意祭奠非人的鬼。
- 推思九泉下 :推想死者在地下。
- 著令今代始:制定法令是从当代开始的。
- 从知征战场:由此可知战争频繁。
- 饥魂怨千古:饥饿的灵魂怨恨过千年。
【赏析】
这首诗写于清明时节,诗人目睹了人们扫墓祭祀的情景,联想到历史上的战争,感叹人间的生死无常,对那些无名英烈表示哀悼,同时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历史和人性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