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未免租调瘢,从军可辞刀箭痕。
布衣一日任民社,鞭挞不救肌肤完。
足兵足食万世计,征衣战甲无宁岁。
但知城郭倍光辉,谁问闾阎久凋敝。
深机巧宦何为者,暴虐施民自宽假。
山头白石城下泥,已有行人先问舍。
前车后车相继摧,满山枯骨白成堆。
呜呼古人不可作,自书下考真贤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内容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 悲流人 - 哀叹那些被迫从军的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牺牲。
- 为农未免租调瘢 - 作为农民,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租税和赋税的负担。
- 从军可辞刀箭痕 - 对于从军的人来说,战场上的伤痛可能比日常的劳作更难以忍受。
- 布衣一日任民社 - 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肩负着管理社会的责任。
- 鞭挞不救肌肤完 - 即使遭受鞭打,也不足以保护身体的完整,比喻社会的残酷。
- 足兵足食万世计 - 这是维持国家稳定的重要措施,但往往带来长期的战乱和人民的痛苦。
- 征衣战甲无宁岁 - 因为频繁的战争,使得人们无法安宁地过上一年。
- 但知城郭倍光辉 - 只看到城市和城墙的美丽,却忽视了其中的苦难和凋敝。
- 谁问闾阎久凋敝 - 没有人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已经衰败了。
- 深机巧宦何为者 - 那些玩弄权术、追求个人利益的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 暴虐施民自宽假 - 统治者以暴虐的方式对待百姓,为自己找到借口逃避责任。
- 山头白石城下泥 - 描述战争后的景象,山上的石头被鲜血染红,城下的泥土沾满了血迹。
- 已有行人先问舍 - 已经有行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家当和安全。
- 前车后车相继摧 - 前面倒下的车,后面也跟着倒下,比喻连续不断的灾难。
- 满山枯骨白成堆 - 山上到处是倒下的尸体,形成了一片白色的坟墓。
- 呜呼古人不可作 - 感叹古代的人们不能这样做。
- 自书下考真贤哉 - 自己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寻找真正贤明的人,来改变现状。
译文
哀叹那些被迫从军的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牺牲。作为农民,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租税和赋税的负担。
对于从军的人来说,战场上的伤痛可能比日常的劳作更难以忍受。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肩负着管理社会的责任。尽管遭受鞭打,也不足以保护身体的完整,比喻社会的残酷。
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措施,但往往带来长期的战乱和人民的痛苦。因为频繁的战争,使得人们无法安宁地过上一年。只看到城市和城墙的美丽,却忽视了其中的苦难和凋敝。没有人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已经衰败了。那些玩弄权术、追求个人利益的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统治者以暴虐的方式对待百姓,为自己找到借口逃避责任。山上的石头被鲜血染红,城下的泥土沾满了血迹。已经有行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家当和安全。前面倒下的车,后面也跟着倒下,比喻连续不断的灾难。满山到处是倒下的尸体,形成了一片白色的坟墓。哀叹古代的人们不能这样做。自己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寻找真正贤明的人,来改变现状。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讽刺的诗歌,通过描绘从军者的艰辛以及战争带来的破坏,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古代统治者行为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政治弊端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