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注释】 居贞:作者的字,这里指作者自己。郑某:郑某是当时在国学学习的学子。郑某省觐回京诸卷:意思是郑某从京城回来,将带回来的卷轴和诗文送给了作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郑某从京师归来,将带来的卷轴赠与友人。友人作诗相赠。 首联“早岁宜充观国宾,故乡长念倚门亲。”意思是说,当年我年轻时就曾作为朝廷的贵宾去各国访问,而我的家乡则常常让我怀念。 颔联“白头作梦持环在,沧海驰情恋阙频
饯彦材居贞子玄仲管 四贤同起七闽中,久望仙舟上北风。 水驿偶成三宿别,茅檐因得一尊同。 高歌激烈词源涌,古帖临摹笔阵雄。 他日瀛洲群彦集,题书报与白头翁。 注释:四位贤者一同从福建出发,长久地盼望着仙舟能驶向北风的方向。在水边的驿站偶然相遇后,共同度过了三天的分别。在茅草屋檐下,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所以能够一起喝酒。我高声歌唱,激昂澎湃的情感如同词源涌动;我临摹古帖,笔力雄健如阵。期待有一天
诗句解释 1 莫讶城南一再过:不要惊讶于我在城南的街道上一次又一次地经过。这里表达了诗人多次经过城南的情景,可能与个人的情感经历有关。 2. 老怀无奈别离何:我怀着无奈的心情看着你离去。这里的“老怀”指的是诗人本人,表达了一种对离别的无力和遗憾。 3. 承恩未及瓜时代:虽然得到朝廷的恩宠,但尚未到达可以施展才华的时代。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适当时机展露才华的感慨。 4. 善政犹存麦秀歌
苦学由来远大期,不知陵谷忽迁移。 陶潜去就唯耽酒,江总平生酷爱诗。 高擢桂枝如昨梦,暂栖枳棘已多时。 覃恩此日归骖动,万里秋风两鬓丝。 注释: - 苦学由来远大期:指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 不知陵谷忽迁移:意指世事变化无常,如同山陵与山谷的变迁一般,不可预料。 - 陶潜去就唯耽酒:引用东晋时期名士陶渊明的故事,陶渊明曾经辞去官职,过着隐居生活,喜爱饮酒。 -
【诗句释义】 永平王谷云来武夷奉其师慈谷萧先生仙蜕以归蓝山:永平王谷云到武夷去拜见他的老师慈谷萧先生,把萧先生的遗体带回蓝山。 远寻遗蜕访仙坛,又举空衣返故山:在遥远的山林中寻找他的老师遗留下来的衣物和棺材,然后把它们带回去,回到他原来居住的山中。 猿鹤凄凉思旧社,鬼神呵护惜馀丹:猿和鹤感到凄凉,思念着他们以前的同伴,而神仙却保护着他剩下的丹药。 紫溪凉月迎归路,白塔晴云送出关
以下是对《饯张判簿·其三》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掷下朝簪似野翁:这句话意味着放下了朝廷中的官帽,如同一位普通老人一样。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放下,追求自然生活的态度。 2. 放教白发少惺松:意思是让白发不再显得那么苍老沉重,暗示着诗人希望保持年轻的外貌或心态。 3. 十年朽索驰危坂:描述了过去十年中,自己像是一根已经腐朽的绳索,在危险的山间小路上奔跑。 4. 一日归鞭指大同
饯张判簿 王事贤劳白发新,承恩此日许为民。 久操判笔初停手,还著儒衣郤称身。 惜别敬持杯酒饯,投闲暂卜草堂邻。 故园松菊催归兴,目送飞鸿北向秦。 解析: 1. 王事贤劳白发新,承恩此日许为民。 - 注释: 王事是指皇帝的政务,这里指为国效力,感到辛苦但值得。"贤劳"表示对贤能者的辛勤工作的认可。“白发”形容岁月的流逝,“新”则表示新的开始或变化。 - 赏析:
逐句释义及注释 三献无瑕白发疏,春风到处善嘘枯。 - 三献:指三次上香,表示敬意。 - 无瑕:形容纯洁无疵。 - 白发疏:白发稀疏,形容年纪已高。 - 春风到处:比喻到处都有春天的气息,也象征温暖和生机。 - 善嘘枯:善于唤醒枯萎的植物或人。 一杯又唱阳关曲,五柳还寻栗里图。 - 阳关曲:一首著名的离别歌曲,常用来表达送别之情。 - 五柳: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以“五柳先生”自喻。 -
【注释】 出游:春天外出游玩。 病中三月不出户,暖日晴风始一游:生病三个月没出门,等到了暖和的阳光和晴朗的风气才能出去游玩。 鸟鸣催布谷,花发叫钩辀:鸟儿的叫声像在催促播种的人去播下种子;山上的花开放时发出的声音就像在叫着“钩辀”。 幽人几杖来相就,野老壶觞起更留:隐居的人拿着拐杖来到我这儿一起欣赏美景,野外的老人用酒杯斟上酒后还要留下与我一起畅饮。 童仆不知观物意,归途催报夕阳收
诗句:荣名乡校起才贤,早向亨衢著祖鞭。 译文:家乡的学堂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他们早早地就走上官宦之路,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注释:荣名 - 指家乡的名誉和声望 - 学堂:这里指的是当地知名的学校或书院;才贤 - 指当地的杰出人才 - 亨衢 - 指官道、仕途 - 祖鞭 - 古代官员出行时,前面跟随的人所持的马鞭,比喻官位或地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家乡学堂培养出的人才们早早走上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