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注释】 道人:道教中道士的自称。上方观: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是道教名山之一。二首:即《送康炼师归上方观》两首诗。《送康炼师归上方观》为作者于唐元和七年(812)春送友归方外之作。“上方观”在江西上饶县境内,属道教名山之一,故有“上方观”。 【译文】 道士告别我到江西去,手执藜杖冲寒自持。 久忆故乡风月好,又惊白发增添新。 邻翁远候苍精佩,关吏先知紫气瞻。 倘过新城烦借问,月间遗蜕尚在金蟾
次游德芳韵 七言律诗赏析 1. 兵戈已觉素心违 - 诗句释义:战争的烽火已经使得原本纯洁的心意产生了改变。 - 关键词解释:兵戈,指战争中的战争;素心,本心的纯净。 2. 潦倒山林两布衣 - 诗句释义:在战乱中,诗人只能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穿着朴素的衣服。 - 关键词解释:潦倒,生活贫困、失意;布衣,古代平民常穿的衣服。 3. 茅屋春深桑柘薄 - 诗句释义:春天来临
诗句释义 - 华盖峰前上方观:位于武夷山的一处著名景点,因形似华盖而得名。 - 武夷洞口远游仙:武夷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传说中常有仙人出没,故此处可指代神仙之地。 - 送君竹杖归千里:竹杖是文人雅士常用之物,这里可能指朋友或亲人离开时赠送的礼物。 - 寄我茅斋住两年:茅舍为简陋住所,此处可能指诗人将在此居住一段时间。 - 紫气浮关开雨雪:紫气通常代表祥瑞之气,此处描述的是天象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下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同时要注重字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抓关键词语、抓住重点句子来概括文本内容。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文言虚词的误用。本首诗的注释是:西园——指作者家宅所在的园林。梨,梨树。儿栽——儿子所种植。梨熟,指梨子成熟。征,征召。去未回——征召未归来。适口自怜甘似蜜,羁怀谁念冷于灰,竞攀、漫引,儿童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次仲雨韵怀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松菊轩成罢唱酬,可怀非罪泣孤囚。 (注释:完成了松菊轩的建造后,就进行了诗歌的酬唱。虽然自己没有犯下什么罪过,但却被囚禁在孤独的地方。) 2. 一川烟雨原鸰晚,万里秋风塞雁愁。 (注释:原鸰指的是一种水鸟,这里用来形容天色已晚。塞雁则是指大雁,这里形容秋天的景色。) 3. 每念凯歌还绝域,能忘堂构在中丘。
【注释】 长生:长生不老。真传:真正的传授。名山:有名的山。墨符、丹诀:道教炼丹术的秘方,指《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云生石:道士坐定后,云起石上。坐久:修炼时久久盘膝而坐。炼药:炼制丹药。早华颠:指年纪尚轻就成仙。 【赏析】 此诗为诗人赠给薛炼师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从炼丹入手,以写炼丹之难及炼丹者的高深莫测,最后抒发了自己渴望学道成仙的愿望及对友人的祝愿。 首联“长生何处得真传”
寄余复婴炼师 石鼓渡头呼钓船,幔亭峰下候真仙。 川原雪霁浮春色,楼阁林深锁暮烟。 游市悬壶凡几日,还山服药又千年。 月间旧隐金蟾迹,拟借丹炉煮石泉。 注释: 1. 石鼓渡头呼钓船:指在石鼓渡口呼唤钓鱼的船只。 2. 幔亭峰下候真仙:指在幔亭峰下等候真正的神仙。 3. 川原雪霁浮春色,楼阁林深锁暮烟:描述春天雪后的景象,山川原野上飘散着春光,高楼深林里笼罩着暮色。 4. 游市悬壶凡几日
【注释】 ①足弱:脚力不济。服胜(shèng):指穿上轻便的鞋子。骏丸:骏马。怀仙:怀有仙道。牧老:牧养老人。杖藜:拄手杖。蹒跚:走路腿脚不灵便的样子。荣公:唐睿宗李旦,字“明”。自笑:讥讽自己。看花镏跛(lí bǒ):指看花时瘸了腿。镏,一种酒器。醉仍还:醉后回家。填沟壑:填平沟壑,比喻消除祸患。狂何益:狂妄无益。泥涂:泥泞的道路。转艰:转难。华嵩间:华山、衡山之间。 【赏析】
【注释】 怀友轩前百尺梧,每从清荫共趋隅:怀念友人,轩前有一棵梧桐树,我常常在它的阴凉下和友人一起谈笑。 学诗到老终教拙,种药扶衰自笑愚:学习写诗到老也总是觉得自己笨拙,种草药来扶持自己的衰老,自己却嘲笑自己是愚蠢。 高入天风鸿避弋,长鸣秋雨鹤将雏:鸿雁躲避着天空中的猎鸟而飞得更高,秋天的雨中,一群小鹤在地上寻找食物。 甘同木石居贫贱,肯信寒松作大夫:愿意像树木和石头一样过着贫困的生活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闲抱瑶琴入武夷” - 描述诗人在闲暇之余抱着瑶琴进入武夷山的情景。 2. “名山不隐复何之” - 表示即使身处名山之中,诗人也没有感到隐居的满足,仍然有所追求或困惑。 3. “五车旧富三冬学”,一卷新题九曲诗” - 指过去的学问如同五辆车一样丰富,而新的诗歌创作则如同一卷书,充满智慧和才情。 4. “雕鹗渐冲霄汉远,蜩蝉自送夕阳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