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托根盆盎似藏身,五蕊三花小试春。 水月影随灯火转,山林迹共市廛亲。 陇头不为行人折,湖上空怀处士邻。 最念平生清白操,偶抛霜雪傍光尘。 注释: 1. 托根盆盎似藏身:比喻盆梅如同深藏于容器之中,不易被外界察觉。 2. 五蕊三花小试春:盆梅只有五朵或三朵花,刚刚尝试着展示春天的气息。 3. 水月影随灯火转:形容灯光在水面上反射出如水般清澈的月影,与灯火一起转动。 4.
这首诗是送梨给刘镇抚的礼物。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刘镇抚的敬意,称赞他如百果之宗,然后描述了梨树的美景和自己的期待。 首句“自得佳名百果宗”,诗人用“自得”来形容自己对刘镇抚的喜爱和尊重,认为他是所有水果中的佼佼者,因此有“百果宗”之称。这里的“自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信和自豪。 第二句“累累几度熟秋风”,描绘的是梨树在秋风中成熟的景象。这里的“累累”形容果实丰满,而“熟秋风”则暗示了秋天的到来
南园秋色尽凋零,别有幽芳出远林。 瑞香在南园的秋季已经凋零,然而却有一种幽美的香味从远处的树林中散发出来。 叶布绿云晴霭霭,花攒红粟晓森森。 树叶如同绿色的云彩,晴朗的天空下雾气蒙蒙,花儿聚集在一起像红色的粟粒在早晨显得格外茂密。 雪中吐艳争春早,露里浮香坐夜深。 即使在雪中它也能展现出鲜艳的颜色,与春天争艳;而在露水中它又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不与梅花同素淡,时人少识岁寒心。
诗句输出: 庭前梨熟闹儿重,踏树攀枝渐欲空。 译文输出: 庭院里,成熟的梨子繁多而喧闹,我踏着树枝攀爬,渐渐地感到有些空虚。 注释输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看到成熟的梨子的场景。"庭前梨熟闹儿重,踏树攀枝渐欲空"描述了院子里的梨子成熟后,数量众多且喧闹,作者踩着树枝攀爬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输出: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七言律诗
【诗句释义】 谢卢石堂:指谢灵运的石室山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白露茶:一种绿茶,以春末夏初采摘为上品。武夷山里谪仙人:谢灵运曾隐居在浙江永嘉的武夷山,这里说他像被贬到人间的仙人一样。云岩第一春:指武夷山云雾缭绕的岩石上的茶树生长得最为茂盛,是茶中之最。丹灶烟轻香不变:指用炭火烹茶,香气浓郁而不散失。石泉火活味逾新:指烹茶用的水,从岩石流出的泉水温度适中,煮出的茶味道更加鲜美。春风树老旗枪尽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 蓝仁诗作鉴赏分析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是明朝诗人蓝仁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春山一夜雷鸣后万树旗枪般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原文解读 春山一夜社前雷,万树旗枪渺渺开。 使者林中徵贡入,野人日暮采芳回。 翠流石乳千山迥,香簇金芽五马催。 报道卢全酣昼寝,扣门军将几时来。 译文注释 1. 春山 -
黄仲文为孔方作松林樵者图 伐木幽人入翠微,松间久坐澹忘机。百年霜雪高柯在,一曲天风古调稀。 放笔拟将韦偃敌,携书懒逐买臣归。图成寄示宁无意,伴我山中老采薇。 注释: 1. 伐木幽人:指隐居山林的人。 2. 翠微:青翠的山色。 3. 澹忘机:指心境淡泊,忘记世俗之事。 4. 百年霜雪:形容树木历经百年风雨依然苍劲。 5. 天风古调:指古琴曲《高山流水》,寓意高雅。 6. 韦偃:唐代著名画家
盆松乃慈谷手植 慈谷亲手种植的盆松,象征着他与松树之间的深厚情感。 瓦盆乞得小松栽,谁拨霜根向断崖。 慈谷用瓦盆从他人手中求得一株小松,将其移植到断崖边。这里表达了慈谷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的精神。 盘屈岂能移本性,低回故欲困长材。 即使被移植到了新环境中,盆松仍然保持了其原本的形态和性格,这象征着慈谷坚韧不拔的品质。而低回故欲困长材则表达了他对成长和进步的追求。 吞声莫向秋风诉,抗节从教腊雪埋
《荒园有感》是元末明初蓝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后的荒凉园林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地解读: 1. 一片荒园战伐馀 - 荒园:荒芜的园林,象征着曾经繁华与生机勃勃的地方,因战争而变得荒凉。 - 战伐馀:表示战争结束后,这片园林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和毁灭。 2. 主人流落未安居 - 主人:这里指荒园的主人,原本可能过着安逸的生活。 - 流落未安居:表示主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
求河泊刘昌期贡馀茶其二河官暂托贡茶臣,行李山中住数旬。 万指入云频采绿,千峰过雨自生春。 封题上品输天府,收拾馀芳寄野人。 老我空肠无一字,清风两腋愿轻身。 【注释】 1. 河泊:河官。 2. 贡茶臣:贡奉给皇帝的茶臣子。 3. 行李:携带物品的人。 4. 山中:指山中隐居的生活。 5. 万指:指手指众多的人,这里代指采茶的人很多。 6. 过雨:经过雨水。 7. 上品:上等茶叶。 8. 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