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一夜社前雷,万树旗枪渺渺开。
使者林中徵贡入,野人日暮采芳回。
翠流石乳千山迥,香簇金芽五马催。
报道卢全酣昼寝,扣门军将几时来。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

蓝仁诗作鉴赏分析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是明朝诗人蓝仁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春山一夜雷鸣后万树旗枪般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原文解读

春山一夜社前雷,万树旗枪渺渺开。
使者林中徵贡入,野人日暮采芳回。
翠流石乳千山迥,香簇金芽五马催。
报道卢全酣昼寝,扣门军将几时来。

译文注释

  1. 春山 - 描述春天山间的景色,象征新绿和生机。
  2. 社前雷 - 在社日之前发生雷声,预示即将到来的春雷。
  3. 旗枪 - 形容树木上的花朵,像旗帜一般展开。
  4. 使者 - 暗指皇帝的使者,可能是指朝廷派出的官员。
  5. 徵贡 - 征集特产,如茶叶等。
  6. 野人 - 指未受官方管理的百姓。
  7. 日暮采芳回 - 描述了傍晚时分,人们返回家中采集野花的情景。
  8. 翠流石乳千山迥 - 形容山间溪流清澈见底。
  9. 五马 - 指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之马。
  10. 卢全军将 - 可能是作者引用的典故或虚构人物,用于增加诗歌的文学性。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民间生活的反映,展示了一种和谐而美好的生活态度。诗句中的“使者”和“野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官方权威,后者则代表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民间生活的赞美。

评析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对民间生活的深情描绘,成功地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种心态,即在官方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寻求平衡。

写作背景

尽管关于《寄刘仲祥索贡馀茶》的具体创作背景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蓝仁任官期间或其任职地附近。作为一位官员,他有机会亲眼目睹并感受到民间的生活状况,因此,他的诗歌往往能深刻反映出社会的真实面貌。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民间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