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幽人不受呼,低头屈膝对双株。
半空翠色连苍蔼,片石清阴转白驹。
兀坐似忘浮世事,乍逢应讶列仙癯。
庐山五老峰前路,还有云巢似此无。
诗句翻译为英文:
In the shade of the pine trees, a solitary man sits deep in the green.
译文赏析:
在松树林中,一位隐士独自坐在那儿。
关键词解释:
- 松树(Pine Trees):在这首诗中,松树象征着隐逸的生活和高洁的品质。
- 幽人(Silent Man):指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人。
- 翠微(Green Mountains):形容山色青翠,景色优美。
- 忘机(Forgetting Business):忘却世俗的烦恼和名利的追求。
- 百年(A Hundred Years):形容时间的长久,这里比喻松树经历了百年风雨。
- 一曲(A Melody):形容音乐、诗歌或自然的美妙声音。
- 天风(Nature’s Breeze):形容自然风韵,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 古调(Ancient Style):表示古典、传统之美。
- 韦偃(Wei Yang):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画松。
- 买臣(Mai Chen):汉代著名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诗句原文:伐木幽人入翠微,松间久坐澹忘机。百年霜雪高柯在,一曲天风古调稀。放笔拟将韦偃敌,携书懒逐买臣归。图成寄示宁无意,伴我山中老采薇。
译文:
在茂密的松林之中,一位隐士深入绿色之中。他静静地坐着,忘记了世间的纷争和名利的追求。岁月如梭,他的身边已经满是经历百年风霜的松树,而一首古老的歌曲在风中飘荡,显得格外稀少。他拿起毛笔准备与唐代画家韦偃一较高下,却因厌倦尘世的纷扰而选择了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当他的画作完成时,他将它寄给朋友,并告诉他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隐居生活,与山中老人一同采食野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不仅描绘了松林、隐士、古调等自然元素,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