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欢游处处同,微躯僵坐似枯松。
强开桑落招诗社,倦插茱萸到病翁。
张子思归心漫苦,刘郎题咏意先慵。
瓦盆到手俱𢬵醉,天道无知伯道穷。
诗句解析
- “九日欢游处处同”:描述了重阳节的欢庆景象,众人一同出游,共享节日的快乐。
- “微躯僵坐似枯松”:诗人形容自己虽然身在欢宴之中,但心情如同干枯的松树一般,没有活力和热情。
- “强开桑落招诗社,倦插茱萸到病翁”:这里提到了“桑落”与“茱萸”,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诗人虽然想要参加诗社活动,但感到疲倦,甚至有些病弱的身体也难以承受这些活动。
- “张子思归心漫苦,刘郎题咏意先慵”:提到了两位文人的名字,张子和刘郎,他们都有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厌倦作诗的情感。
- “瓦盆到手俱𢬵醉,天道无知伯道穷”:描述了诗人手中的瓦盆,暗示了生活困苦,无法摆脱贫穷的命运。最后两句则是对命运的感慨,认为自己无法逃脱贫困的命运。
译文
九日欢游处处同,微躯僵坐似枯松。
强开桑落招诗社,倦插茱萸到病翁。
张子思归心漫苦,刘郎题咏意先慵。
瓦盆到手俱𢬵醉,天道无知伯道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时所作,描绘了节日的欢乐场景和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受。通过对比欢宴中的热闹和自己的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也展现了自己的文采和才华,尽管身体疲惫,但仍想通过诗歌抒发情感。全诗以九日为背景,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