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完璧
古城矗立在碧云茫茫中,往昔的足迹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 流水发出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暮霭,远处的山峦静静地送别斜阳。 豪华的生活恨意何时能结束,野草的忧愁让故土更加漫长。 风景萧瑟让人只能极目远望,平沙渺茫仿佛是雁行成行
用韵春闲二首 白发恬居沧海滨,兰裾不涴属车尘。 风前听竹冲牙细,雨后看山翠黛新。 香惹梵烟莲社叟,醉沉花坞葛天民。 不教拾得芳菲恨,数把金樽挽却春。 注释与译文 - 白发恬居沧海滨:年老的诗人悠然自得地居住在大海之滨,享受着宁静的生活(“白发”表示年纪已高,“恬居”表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 兰裾不涴属车尘:穿着朴素的衣裳,不被世俗的尘埃所沾染(“兰裾”指的是衣着
注释: 次韵仇太守背儿山山风飒飒向清秋,古屋探幽一暂留。 飞瀑訇雷青壁下,弱云如水翠岩流。 闲中日月抛双鸟,静里烟霞笑五侯。 何用红尘空白首,全身是处即丹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仇太守的背儿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写下的诗篇。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背儿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第一句“山风飒飒向清秋”,描绘了山风的气势,给人一种秋天的气息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句:忆向东风雪几番 - 注释:回想过去在东风中,雪花飘洒了好几次。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冬日景象的怀念,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雪花的频繁出现则是寒冬的象征。通过回忆过去的冬天,诗人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第二句:小庭寥落玉栏干 - 注释:小庭院显得空旷,只有玉石栏杆相伴。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空旷的场景,玉石栏杆增添了几分雅致
这首诗的译文是: 雨中桃花 狂风疏雨,吹过新枝,清晨沾湿了红妆,半边不支。 含泪有情胡塞别,沐芳无力华清时。 胭脂冷湿青烟合,绛雪香沉碧藓滋。 帘卷幽轩看不厌,漫漫春浸武陵涯。 注释解释: 1. 惊风疏雨度新枝,晓裛红妆半不支:风吹雨打穿过新长出的嫩枝,清晨沾湿了红妆,一半儿都支撑不住。 2. 含泪有情胡塞别,沐芳无力华清时:含着眼泪有情意,在胡塞送别时,花沾上露水也显得无力。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次韵秋兴二首》,其中包含了四句诗,每句都是一首独立的小诗。 第一首诗: - 穷海幽潜傍鹤田:在穷山僻壤的深处,我悠然自得地伴着仙鹤。 - 优游清境不知年:我在这优美的境界中,忘却了岁月的流逝。 - 松阴月落收窗外:当月亮落下,松树的影子投在窗下。 - 山色云开到案前:山色和云彩在面前展开,如同一幅画卷。 第二首诗: - 渡晚红迷霞际水:傍晚时分,红色在云霞间飘散
【注释】 1. 芳圃:芳香的园地。 2. 短墙云静倚修篁:在短墙边静静地倚靠着修长的竹子。 3. 红尘车马迷清昼:指尘世繁华,车马喧闹的景象使白日变得模糊不清。 4. 金谷笙歌共夕阳:指金谷园中笙歌声与夕阳相映的美景。 5. 深味:深刻体会到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情趣的作品。诗的前半部写“幽人”,即隐士的生活。“无事”是关键,无事则无烦扰,可以尽情享受自然之趣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诗的原文如下: 山城挝鼓四更时,官道萧萧马正嘶。 霜重敝貂寒透骨,月明啼雁迥生思。 长风游子驱千里,乔木微禽羡一枝。 坐损红颜成底事,吴山楚水转相嗤。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山城挝鼓四更时,官道萧萧马正嘶。 注释:在深夜四更时分,山城的鼓声已经敲响,而在官道上,马匹正被惊醒,发出长长的嘶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深沉的画面
【注释】 沧溟:大海。白鹢(yì):古代的一种良马,此处指张莼。东山:指隐居之地,也借指张莼。大江:长江。紫泥:古制皇帝用朱泥书给大臣的信函,这里借指皇帝的诏书。紫泥有宠:指皇帝对张莼的宠爱。凭谁借:向谁说去借?“紫”是皇帝专用的颜色,借喻皇帝。赤子:本指婴儿,这里比喻张莼自己。空复情:徒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空”是徒然的意思,“复”是再、又一次的意思。青钱:古时一种货币的名称,这里指皇帝的赏赐
【译文】 东风吹散了雪,春寒加剧,我独自坐在幽室中,望着外面碧绿的山峦。 帘外那冻云依然青翠未散,檐前新月冷光初现,映照着窗前的一切。 十年的宦海生涯惊扰了我残存的梦,一息尘机让我感到老闲的安慰。 在竹里饮酒,流年如水,不再去问镜中容颜如何改变。 【注释】 1. 早春:春天刚到的时候。 2. 独坐:独自坐着。 3. 东风:春风。 4. 剧:加重。 5. 碧山:青山。 6. 帘外:窗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