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挝鼓四更时,官道萧萧马正嘶。
霜重敝貂寒透骨,月明啼雁迥生思。
长风游子驱千里,乔木微禽羡一枝。
坐损红颜成底事,吴山楚水转相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诗的原文如下:

山城挝鼓四更时,官道萧萧马正嘶。
霜重敝貂寒透骨,月明啼雁迥生思。
长风游子驱千里,乔木微禽羡一枝。
坐损红颜成底事,吴山楚水转相嗤。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山城挝鼓四更时,官道萧萧马正嘶。
    注释:在深夜四更时分,山城的鼓声已经敲响,而在官道上,马匹正被惊醒,发出长长的嘶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深沉的画面,通过挝鼓和马嘶的声音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紧张和不安。

  2. 霜重敝貂寒透骨,月明啼雁迥生思。
    注释:随着霜气加重,破旧的貂皮感到寒冷刺骨;明亮的月光下,孤雁在高空飞翔,让人不禁思念远方。
    赏析:这里的“敝貂”和“啼雁”都是用来象征孤独和哀愁的意象,它们在冷寂的自然环境中显得更加凄凉。

  3. 长风游子驱千里,乔木微禽羡一枝。
    注释:长风万里,游子驾着船帆远行千里之外;而那些小小的树木上的鸟儿,羡慕着枝头上的果实。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旅行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微禽羡慕乔木上的果实也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微小如微禽也有自己的幸福。

  4. 坐损红颜成底事,吴山楚水转相嗤。
    注释:因为长时间坐在窗前,美丽的容颜渐渐憔悴,以至于人们都在嘲笑她。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美丽容颜的担忧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同时,吴山楚水代表了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文化,人们对此的反应揭示了社会的偏见和误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场景和人物的情感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