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注解】 集字联,即由一个字组成对联。“习”意为“练习”,“勤”意为“勤奋”,“损欲”指减少私欲,“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时能感到高兴。“真得师”指真正得到老师的教诲。 【赏析】 这是一副集字联。它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习”、“勤”、“损”、“得”。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学习、勤奋、减少私欲、获得老师教诲的意思。整副对联寓意深刻,表达了一个人应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减少私欲
【注释】圣业:圣明的事业;参:讨论;尚书并校古今文:指对《尚书》的经、注、疏进行考证研究。 【赏析】此为集字联,即由上句“圣业须参齐鲁论”中的关键字组成下句。“齐鲁”,泛指山东一带。“圣业”,指圣明的事业,这里指国家大事或大计。“需参”,是必须加以考虑的意思,与下句的“并校”相对应。“尚书”,指《尚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包含了许多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并校”
注释:美富文才传左国,指的是在左国流传的美富文才;清微画品数南宗,指的是清微画法的流派中南宗最为著名。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书画的对联,上联“美富文才传左国”赞美的是左国(即左良玉)的美富文才,下联“清微画品数南宗”则是赞美南宗(即南宗山水画)的清微画法。整幅对联表达了作者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富文才的赞扬
注释:我的心灵与佛一样,宁静而坚定;我的目光可以远及天涯,看到天边的明月升起。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心境的诗。首句“心同佛定”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宁静而坚定,如同佛一般超脱世俗。次句“目极天高海月升”则展现了诗人胸怀广阔,目光如炬,可以看到天边明月的升起。整首诗以“集字联”的形式,通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视野
【解析】 此诗为集字对联,每句中一个字的上半截与另一字的下半截组合而成。“今既见心即见佛”意为:现在既然见到了自己(的真心),就见到了佛;“子安知我不知鱼”意为: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呢?“子”指你,“安”是知道的意思,“我”指自己,“不知鱼”意为不了解鱼,“知”就是了解。 【答案】
【注释】 校书,整理书籍。得理,即理直,指有根据。目如电是形象地比喻眼睛看问题非常敏捷。直节能光心比金,意即正直廉洁之心胜过黄金。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笔墨,赞美了一个人读书多、学问深、为人正直廉洁的品质。诗的前两句“校书得理目如电”和“直节能光心比金”,分别描绘了他看书时目光敏锐,以及他为人正直廉洁的品质。后两句“学富五车才不露,德高八斗道还明”,则是对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赞扬
注释:真辅相,辅佐君王的贤良之臣。 才葵向日,太阳高照下的向日葵,比喻忠心耿耿为国君效力的大臣。 大光明,指月亮。 地月当门,月亮高悬于家门之上,比喻明察秋毫的圣主。 赏析:此联用花喻人,以花木比君臣,以自然景象比拟朝廷政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封建社会里君臣关系和朝廷政治的面貌,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上联写辅佐帝王的忠臣,下联写圣君治理国家,上下联互相辉映,寓意深刻
【注释】 百事:各种事情。六时:日、月、星、辰(指时间,即昼夜和四季)。见书:收到书信。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不必事事都如意,只要在平常的日子里能收到亲人的书信,就很快乐了。 “未须百事必如意”意思是说:不必事事都如意,这一句是说人不能要求事事顺心如意,这是人生常态;“且喜六时长见书”意思是说:只要每天能看到亲人来信就很高兴,这一句是说人不能因为自己不如意而怨恨别人
【注释】 指麾:指挥,使动。冠冕: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也泛指官吏。人伦: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才思:才能与思维。 【赏析】 这首诗是集字联。“指麾”二字,分别取其左右两半为左右两句的主语,其余部分为宾语。第一句主语为“文府”,宾语为“才思”。第二句主语为“冠冕”,宾语为“人伦道德”。上下句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只是结构上的对仗。全诗共二句,一韵,平仄相间,声调和谐悦耳
注释:画本纷披来野意,指画的本子上布满了野草。文辞古怪亦天真,指文字虽然不规范,却有一种天真的美感。 赏析:这是一首对联,上下联都以“野”字为核心。上联“画本纷披来野意”,描绘了一个场景,画面上各种野草纷至沓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下联“文辞古怪亦天真”,则表达了一种观点,认为那些看似不规范的文字,其实也有其独特的美感和价值。整副对联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强调了艺术的独特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