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解析】 集字联是谜语中最常见的类型,它要求将谜底用一个字或两个字组成,而且每个字都应能从谜面中扣合出来。此题“两京六朝富文史;三高八及挺才名”,可将其分为“两京”、“六朝”、“富文史”和“三高八及挺才名”四部分来解读,分别找出与这四部分相对应的谜底字即可。“两京”即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六朝”则指南京(今江苏南京)、杭州(今浙江杭州)等地。“富文史”即指这些地方文化发达、人才辈出
【注释】 金台:泛指名门望族,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尊长在上首,宾客在下首,故称。高前席:指对贤能之人的尊重和礼敬。紫府真人:道教中掌管仙籍的神仙。校异书:校订、审读奇异的书籍。 【赏析】 此联上下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形式工整。“金台”与“紫府”相对,“名士”与“真人”相映,都是从人的社会地位角度来写;“高”、“校”则分别表示对待的态度,前者是尊敬,后者是严格审查
注释:家中珍藏着古书,但其中的一些内容存在疑问。上天给予我高远的文学才能和成就,但我却难以割舍这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献的珍视以及对自己才华的感慨。诗人通过“家藏古史存疑是;天与高文割爱难”这两句话,描绘出自己虽然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但却无法完全理解或掌握这些知识。同时,他感叹上天赋予自己的高超才能和才华,却又难以割舍这种能力。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他在面对自己的才华时感到困惑和无奈
【赏析】 集字联。集字联,顾名思义就是将所要表达的词语全部集中在一起组成对句。这种对联形式在古代诗词中比较少见,因此显得新颖别致、富有创意。 “身修天爵贵无比”:此联为上下两副对联,上句“身修”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句“天爵”指的是天赐的荣誉和尊荣。整联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获得无上的荣耀和尊贵。 “心有菩提香益清”:此联为上下两副对联
【注释】 三异:指三种特殊才能。十思:指《贞观政要》中的十条政治主张。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表达了对官员才能和政绩的高度赞扬。 首句“长官且喜传三异”,意为官员们很高兴地听说朝廷有三位特殊的才士(或称“异人”)被推荐出来,他们分别具备文、武、农三项特殊才能。这里的关键词“传”表示传播、流传的意思,“三异”指的是具有三种特殊才能的人。这一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推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心光明定得初月:心地光明,意志坚定就能得到初升的月亮。 画本依微来晚烟:绘画的本意,是依据自然的形象来表现。但这里指绘画不能不依赖自然的光影效果。晚烟,傍晚的云气,也即夕阳余晖。 译文: 心地清明,意志坚强,就能够得到初升的月亮;绘画要真实地描绘自然,就不能不依赖于自然的景象。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自己对于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看法。认为人要明心志、正其身
注释: 集字联:一种文字游戏,将一个字拆分成不同的部分来表达意义。 俯仰情文今与昔:形容时间的变迁,古今情感的不同。 纵横论列直而和: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论述道理,追求公正和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集字联,通过对“俯仰”、“纵横”等词汇的运用,形象地描绘出了时间的变迁和人生哲理。 第一句“俯仰情文今与昔”,诗人以“俯仰”为比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同时,“情文”一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通晓全诗,抓住关键句和重点词理解诗意。“无端”即无缘无故、没有原因。这里指月亮的圆缺是没有原因的。“开合”是说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明野”即明亮的田野,这里指月光照亮了野外。“不事”意为不过分地;不刻意地。“安排”即布置。“月到天”意谓月亮高悬天空,照临人间。整句的意思是:月亮圆的时候,明亮照耀着田野;月亮缺的时候,也照样明亮照耀着田野
【注释】 正言:公正的言语,正直的言行;须:需要、必须;鲁宗道(769~83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洛阳人。唐玄宗时宰相,以直言敢谏闻名于世。 高士:高尚的品德和操守的人。张志和(约1012~约1183):北宋词人、道士,自号烟波钓徒,名龟龄。 【译文】 正直的言语必须比得上鲁宗道;高尚的人品应该像张志和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集诗联。上联“正言”指正义之言或正直的言辞。“须比”是说必须具备
注释: 人传三异真名吏:人传指的是世人的传言,三异指的是三种奇特的事情,真名吏是指真正有才能的官员。 古者九能可大夫:古者指古代的人,九能指的是古代的九种才能,可大夫是指可以担任大夫之职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集字联,通过集字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人才华和德行的赞美。首句“人传三异”指的是世人对某人的传言中包含有三种奇特的事情,这暗示了此人的非凡才能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