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至元
【注释】 门外:指诗人的居处或所住之地。凉飙猎雨声:凉风夹杂着秋雨的声响。摵摵:形容凄厉的风雨声。北寺:指寺庙。青灯:佛教语,佛家用青色油灯,故借指佛寺。词夕:指除夕之夜。何堪:哪能担当得起。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冬末春初。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与白居易等人同朝为官。诗中表达了对国事、世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之情。 首句“门外凉飙猎雨声”
闻燕语有作 十眉图懒试新妆,画阁无人黯自伤。 不卷重帘留燕子,呢呢学语听雕梁。 注释: 1. 十眉图懒试新妆:指女子懒得化妆梳发,因为眉毛已经画得很美了。 2. 画阁无人黯自伤:指画中的楼阁空无一人,独自伤感。 3. 不卷重帘留燕子:指不把窗帘拉开,让燕子在屋内自由飞翔。 4. 呢呢学语听雕梁:指燕子在屋梁上呢喃着学说话,仿佛在模仿人的语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懒散的妆容和孤单的情感
【注释】 方期:本想。椎髻(chuíjié):古代妇女梳的一种高耸发髻,用簪子固定。林泉:指山林泉水等自然景物。鹤闭鸾拘:比喻隐居生活,如同仙鹤关在笼子里,鸳鸯被拘禁一样,痛苦不堪。刘氏酒:指晋朝的刘伶,以嗜酒著称。姮神:即嫦娥,传说中月中的仙女。光负百回圆:指月亮的光华照耀着大地,使万物都显得圆圆的。写翠:指书写文章。开镜:打开镜子。拂弦:弹琴时拨动琴弦。幽栖:指隐居的生活。差:很;可:能
注释: 一番雨过酿轻寒,七月南塘水半竿。 这是对初夏景色的描绘。"一番雨过酿轻寒",雨过天晴,气温下降,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而"七月南塘水半竿",则描绘了夏日里的南塘景色。这里的"南塘",应该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他曾经游览过的地方。而"水半竿",则描绘了水面上的倒影,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半截的竹竿。 最是重来好风景,秋光如染隔林看。 这是对深秋景色的描绘。"最是重来好风景"
【注释】 拟将幽意寄金嶶:把内心的幽深之意寄托在琴曲《金嶶》上。 拂干无言送落晖:拂去琴弦上的灰尘,无声地为太阳西沉而演奏。 我有千愁弹未尽:我有很多忧愁,但弹了这么久还没弹奏完。 一声新雁碧天归:听到一只新飞回的雁叫声,就知道是秋天来临了。 【赏析】 本诗首句“拟将幽意寄金嶶”,意为要把内心深藏的情感寄托在《金缕衣》这首古琴乐曲上;次句“拂干无言送落晖”,意思是说在琴声中拂拭着琴弦上的灰尘
注释:庭院中盛开的花朵,满径都是苔痕。清晨阳光下,枝枝叶叶争相斗艳,散发着幽香。红艳艳的花朵,姹紫嫣红,不知有多少。然而,它们与疏梅相比,还是稍显浅淡些。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清静的庭园里欣赏各种花卉的情景。首句“满径苔痕清昼长”,以清闲、宁静的环境为背景,突出了花的美丽与生机。第二句“枝枝叶叶斗幽芳”,描绘了各种花卉竞相开放的景象,形象生动。接下来两句“嫣红姹紫知何限”
【注释】: 人生大抵游仙枕,已出邯郸君莫疑。 世事浮云无定著,流光劫火漫寻思。 试香午院宜煎茗,斗墨晴窗好赋诗。 终卧牛衣吾不悔,只凭清课惬心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在牛家村时所作。牛家村在今安徽宿县西,这里环境幽静,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生活闲适自在。诗人一生为官,仕途坎坷。他厌恶官场的污浊黑暗,对现实政治十分不满。他常以道家思想自慰,寄情山水,追求自由。因此
春尽日 九十春光剧可怜,难追羲辔夕阳边。 桃花不识东风换,犹弄妖红几朵妍。 译文与注释: 春天即将过去,我深感遗憾。尽管春日的温暖依旧存在,但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令人惋惜。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桃花依然在风中摇曳,仿佛没有察觉到季节的更迭,仍旧盛开着。 赏析: 本诗是白居易对春日的感慨之作,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
注释: 1. 过草亭作:在草亭中度过。过,经过。作,诗。 2. 屈曲草亭入:曲折的小草亭进入。 3. 萧疏:指稀疏而空旷。市哗:指喧闹的市声。 4. 画栏:绘有花纹的栏杆。斜抱石:倚靠在倾斜的石头旁。 5. 翠幌:翠绿色的纱帷。薄笼纱:轻薄地覆盖着纱幔。 6. 境僻蜗黏壁:环境僻静,蜗牛附着在墙壁上。蜗,蜗牛。黏,粘附。 7. 林香蜂报衙:树林里的花香引来了蜜蜂,它们飞来报告消息。衙
【注释】 1. 春日:春天的景色。 2. 午窗寂历:中午的窗户,寂静而明亮。 3. 啼莺:黄莺在枝头上鸣叫。 4. 淡沱:淡淡的。 5. 熏炉:香炉。 6. 旋移花垡:指花坛上的花朵被雨水打湿。 7. 钓帘:卷起窗帘。 8. 乳燕:燕子雏儿。 9. 已卖饧:已经卖糖了。 10. 插柳:用柳枝插在门上、屋檐下等处,表示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春天里听到黄莺的啼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