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草亭入,萧疏远市哗。
画栏斜抱石,翠幌薄笼纱。
境僻蜗黏壁,林香蜂报衙。
此间尘事少,一卷诵楞伽。

注释:

  1. 过草亭作:在草亭中度过。过,经过。作,诗。
  2. 屈曲草亭入:曲折的小草亭进入。
  3. 萧疏:指稀疏而空旷。市哗:指喧闹的市声。
  4. 画栏:绘有花纹的栏杆。斜抱石:倚靠在倾斜的石头旁。
  5. 翠幌:翠绿色的纱帷。薄笼纱:轻薄地覆盖着纱幔。
  6. 境僻蜗黏壁:环境僻静,蜗牛附着在墙壁上。蜗,蜗牛。黏,粘附。
  7. 林香蜂报衙:树林里的花香引来了蜜蜂,它们飞来报告消息。衙,指蜜蜂飞行的方向。
  8. 一卷诵楞伽:读一卷《楞伽经》(佛经)。楞伽,佛教经典,即《大乘起信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一个草堂时所作。草堂位于深山之中,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诗人在草堂中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沉浸在书卷的世界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首联“屈曲草亭入,萧疏远市哗”,描述了诗人走进这个小草堂的情景。曲折的小道引领他进入草堂,四周的环境显得格外安静,与喧闹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后面的诗句奠定了基调。
    颔联“画栏斜抱石,翠幌薄笼纱”,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草堂的景色。画栏、翠幌都是诗人眼中的美好事物,它们与石头相依相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翠幌轻薄地包裹着纱幔,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草堂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颈联“境僻蜗黏壁,林香蜂报衙”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具体描写。蜗牛被吸引到墙壁上,而蜜蜂则被树林中的花香所吸引,纷纷前来报道这一消息。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草堂周围的自然生态,让读者仿佛亲身置身于其中。
    尾联“此间尘事少,一卷诵楞伽”则是诗人对自己在这个草堂中的心境的抒发。这里的“尘事”指的是世俗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而“楞伽”是佛教经典之一。诗人通过诵读《楞伽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精神世界和修行方面,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热爱和向往。它既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念,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