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采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暝曲》中的一句。 青杨:指杨柳。 分鬟: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这里指女子的头发。 下抛地:形容头发随风飘散的样子。 暝色:夜色。 春空:春天的天空。 绿膏腻:绿色的汁液滋润着大地。 怨土成云葬玉京:怨恨的土地变成云彩埋葬了玉京城(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 虚帘燕落相思泪:虚掩的窗帘上落着燕子,似乎在流泪思念什么。 檐铃细语春眠回:檐下的风铃轻声细语
生男勿喜欢,生女勿悲酸。 女生当县弧,女足亦莫双行缠。 不见木兰女,代爹征可汗。 出门望行尘,日色青漫漫。 顾笑诸少年,泣行何汍澜。 流尘凝双眉,飞露缀两肩。 闺中何能贵,不及铁衣锦鞯黄金鞍。 闺中何能豪,不及衔霜度雪听风湍。 蛇矛丈八气决前,精感白日昏沙烟。 生还见天子,天子动色言。 要金佩玉作纤步,绰约顾影惊千官。 上堂拜父母,父母疑重看。 开帘觅我故时镜,手脱长剑分双鬟。 君不见
诗句:“已罢讐书怨夕遥,更闻疏竹度邻箫。” 译文:已经结束了写怨恨的书信,傍晚远远地听到邻家传来的箫声。注释: - 雠书:写作或书写文书。 - 度:从某处通过。 - neighbour:邻居。 - 疏竹:稀疏的竹子,这里指风中摇曳的竹林。 - 邻箫:邻居吹的箫。 - 怨夕遥:怨恨之情在遥远的傍晚时分愈发明显。 - 灵珑鸟语:形容夜晚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 - 灵珑:灵巧玲珑,形容小鸟。 -
【注】: 1. 篁梢(huán shāo)压户:指竹林的竹梢伸进窗内。 2. 空色湖光:空蒙的色彩和湖面波光。 3. 著山腻:指春日山景,色彩明丽。 4. 莺眠树杪(miǎo)弄垂丝:黄莺在枝头啼鸣,在树枝上弄出细长下垂的丝线。 5. 花须醉芳气:花朵散发芳香。 6. 琉璃隔香香暗流:用琉璃制成的隔断香气流动。 7. 薇帐:即纱帐。 8. 梦醒闻轻钩:梦中听到轻风吹动的声音,像钩子一样。 9.
【注释】 秋夜答季逑:秋天晚上写给朋友季的诗。 金炉无香道书朽:金炉已没有香气,道书也发黄了。 隔枕秋声下残柳:隔着枕头听着窗外秋天的声音。 琐窗眉敛愁寄笺:琐窗,小窗户,指闺房。 蕉廊风多独吟处:蕉树的廊道,风吹过的地方。 落叶幽魂各来去:落叶归根,幽魂飘零不定。 寒虫一夜啼渐低,露白星黄共争曙:蟋蟀在一夜之间叫得越来越小声,月亮和星星都在争着天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六年(1083年)所作的一首咏柳词。这首词的上片写归鸿惊飞,引起作者的乡愁;下片抒写自己独对着满帘落红的凄凉景象,抒发伤春情绪。全词以凄婉之笔写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感。 注释: 1. 嘹唳:鸟鸣声。 2. 社后:社日之后。 3. 旅馆:指客舍,旅居处。 4. 梦入晓云飞:梦中飞向早晨的云雾中去。 5. 天涯:天边。 6. 风日又清明:风和日丽,天气清明。 7
梦天 碧阑十二花无数,桂叶低笼若青雾。 蕊宫谁遣别魂游,只有青禽送来去。 波离扉薄不上关,对语月姊琼楼闲。 银河珊珊泻声小,手弄白云天下晓。 注释与赏析: 1. 碧阑十二花无数:形容栏杆上盛开着无数的花朵,色彩斑斓如宝石般璀璨。 2. 桂叶低笼若青雾:桂树叶如同笼罩在一层轻烟中,增添了朦胧的美。 3. 蕊宫谁遣别魂游:蕊宫是花的内室,这里比喻人的灵魂在花间徘徊。 4. 只有青禽送来去
【注释】 句容斋舍:指作者隐居在句容县的住所。 连松:几棵松树。 残月:不完整的月亮。 胧胧:模糊的样子。 潭:深水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居景色的小诗,描绘了清晨到傍晚间山居生活的宁静和幽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山莺破晓第一声,绿萝雨落如珠缨。”描绘了早晨山野的宁静美景。诗人通过描述山莺的叫声和雨后翠绿的藤蔓,勾勒出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其中
注释: - 寒食吟:寒食节时所吟之作。 - 花枝扬扬柳宛宛:指春风轻抚着柳树,使树枝轻轻摆动。 - 陂塘水芹短:形容水芹在水中生长得很矮小。 - 破冢孤梅掩骨深:描述梅花被风吹落,覆盖在墓地深处。 - 败墙小蝶寻魂远:描绘了蝴蝶飞舞的情景,但它们的飞行似乎远离了人烟。 - 红鲜绿稚随春夭:春天的景色鲜艳多彩,生机勃勃。 - 咽咽蜀禽飞不高:描述了蜀地鸟类飞翔时发出的叫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诗句释义: 1. 珂声珰珰踏春疾,立处兰风下林末。 - "珂声珰珰":指珂玉的清脆悦耳的声音。 - "踏春疾":意为急于春天到来的心情。 - "立处":站立的地方。 - "兰风":兰花的香味。 - "下林末":树丛中。 2. 柔桑落臂弱不收,花颊流红射朝日。 - "柔桑":柔软的桑叶。 - "落臂":下垂的手臂。 - "弱":柔弱。 - "不收":无法挽回。 - "花颊":花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