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采薇
【注释】 ①“偶成”:诗人自注,“因见物兴情”。②竹叶鸣纱牖(yǒu):竹叶在纱窗外沙沙作响。③虫声杂锦梭(zuó):蟋蟀叫声夹杂着纺织机的声音。④帘长镫焰小(dēng yàn huò xiǎo):帘子很长但火把很小。⑤山乱月明多:山峦错杂而月光明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夜景的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夜景图。 前两句“竹叶鸣纱牖,虫子杂锦梭”,是说竹叶沙沙地响,好像从纱窗里传来
【注释】 作:创作。 凄凄:凄凉。 斜阳却在门:夕阳落在门外。在,表方位。却,表转折关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田园风光的诗。首句写景,次句抒情,末句议论。全篇构思新颖,别具一格。前两句写春景:春草初生而茂盛,兰花也正茁壮地生长;莺歌燕语,蝴蝶飞舞,都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气和魅力。后两句写暮景:夕阳落山,余辉照映着水田,但那斜晖又投到门外去了。此诗虽无“愁”、“恨”之词,而意境深远,耐人寻思
【注释】 春牖:春天的窗户。芳林:鲜花繁盛的树林。绮衾(qǐ jīn):华丽的被子。户低:门户低垂。交叶暗: 指树叶交错,遮挡了光线。径小:小路狭窄。受花深:承受着花朵深深的香气。金错:指用金属做的饰物。循离恨:顺着离别的怨恨。瑶珰(yáo dāng):玉饰物,此处指玉饰项链。镇别心:压制住离别的悲伤。芳草路: 芳香的草地小路。寄新吟:寄托新的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诗
【解析】 此诗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女子独居,下片以景结情,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孤寂、哀怨和凄迷之情。 “不见画钗处,惊看过月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见不到那画着钗子的屏风的地方,不禁惊起,因为看到月光在屏风上留下了月痕。这两句诗通过视觉感受来表现女子对男子的思念。 “帘斜生鸟影,屏小贴花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帘子倾斜,可以看见鸟儿的影子,屏风小巧玲珑,上面贴着花朵图案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在舟中停泊,触景生情,写下这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实写所见景物,后两句是因物生情、托物寄意。“竹外复芦中”写出了诗人在舟中远眺所见之景。“树袅屏中绿”写出了诗人在舟中近观所见之景。最后二句,“残霞犹眇莽,出月已空蒙”是诗人在舟中所见所感,而“莫惜横烟住,孤吟答露虫”,则是诗人的抒情和想象。全诗写景清新雅丽,意境清幽恬淡,情感真挚感人。 【答案】 译文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 在九月十四日,我从丹徒乘船出发,深夜和薇隐一起乘月登岸。行三里后作。 幽行已三里,村落半摛扉。 只鸟时依树,孤萤不上衣。 月高人影小,潮定橹声稀。 沿水星星火,归惊宿鹭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诗。诗人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月光下的美丽夜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首句“幽行已三里”,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行走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第二句“村落半摛扉”
【注释】 几叠:指曲折蜿蜒的山道。碧扇:用碧绿的竹叶制成的扇子,这里代指扇子般的山道。 露光:指山路上晶莹的露水。生:长出。竹石:竹子和石头。 云气:指天空飘浮着的云。楼台:楼阁和高台。 鹤度:指仙鹤飞过。凉潭:清凉的水潭。钟穿:指钟声穿过薄雾。 微茫:模糊不清的意思。天水:指天空和水面相接的地方。 我梦:作者自喻梦中人。正寻梅:正在寻找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绝句
山夕 将暝室生白,松花满石阑。碧潭琴影瘦,黄叶客衣单。网露迷兰径,茶烟惹竹竿。琼枝空忆梦,挑饭不能餐。 注释:天色将暗,室内的白光映照出来,松花在石栏杆上落满了一地。碧绿的池塘映出琴的影子,显得更加清瘦,黄叶落在身上,觉得衣服单薄。兰花小径上沾满露珠,茶烟缭绕在竹子之上。空余的梅花枝干,只能寄托梦中的思念,实在难以下咽。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坐在房间内的场景
送春 如何在春去的地方,却看不见春天归来。 落雨丝丝地停歇了,残花蝴蝶在空中飞舞。 黄鹂在天空中游荡,碧叶随风摇曳。 徒然伤心持着桂酒,更况于更换新衣。 注释: 送春:即咏叹春天的离去,表达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之情。 如何送春处:何处是春天送别之地?此处表达了诗人无法找到春天离去之处的困惑和无奈。 不见有春归:看不到春天再次到来的迹象。 落雨丝阑住:落雨绵绵如丝,如同织成的帘幕,阻止了春天的脚步。
【注释】1.半岭:山的半边2.疏谈:闲谈3.剑明:指月亮4.香细:指花香5.新酝:新酿的美酒6.松术:指松树的种子7.典坟:泛指经典、古籍。8.湘帘:用湘竹制成的帘子9.苦露:指露珠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半岭幽居好,疏谈向夜分”写山居的宁静和夜晚的美景。颔联“剑明疑有月,香细欲生云”则是对山中景色的描绘,月光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