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釚
【注释】 璇室瑶窗:美玉镶嵌的窗户。 海天良夜:良宵,美好的夜晚。 睡鸭朦胧初起:形容夜深了,睡鸭刚刚醒来。 凤脑烧残:形容香味已经消散。 鲛绡裹罢:用鲛绡(一种丝织品)包好。这里指龙涎香被包好后,散发出香气。 玄霜捣就:用玄色(黑色)的霜来捣制香料。玄霜即玄色的霜。 梦绕芙蓉帐内:梦里仿佛在梦中环绕着荷花帐子。芙蓉帐子是一种装饰精美的帐子,常用作卧室中的摆设。 魂消水晶宫里
孤鸾为尤悔庵悼亡 乱鸦啼歇。正钿瑟空弹,凤箫声咽。为忆梁鸿举案,向谁重说。梦到故园庭院,恰漫天、谢庭飞雪。枉自金门待诏,怅椒花颂绝。 想少君、德曜芳名揭。羡官诰五花,九霄重接。怎向瑶池去,惹安仁凄切。回头玉河春暖,又看看、芳菲时节。吟取哀蝉落叶,增几茎华发。 注释: 1. 乱鸦啼歇:指乌鸦的叫声停止了。 2. 钿瑟:镶有金饰的瑟。 3. 凤凰箫(xiāo):传说中的一种乐器。 4. 梁鸿
【诗句释义】 鸳瓦楼明,水晶帘卷,踏歌声正喧哗。金凫银燕,曲曲小屏遮。掩映蕉林书屋,照牙签、玉轴堪夸。还妆点,六朝胜事,移上碧笼纱。 译文: 鸳瓦楼明亮,水晶帘卷起,踏歌之声正在喧闹。金色的鸟和银色的燕子,在小屏风上飞舞,遮挡住了视线。掩映在蕉林书屋中,可以见到整齐排列的书签和玉轴。还可以装饰成六朝时期的美景,把碧绿的笼子装点得如同天上的云霞一般美好。 【赏析】 此诗描写了元夕之夜的盛况
洛阳春寒夜同王惟夏、叶九来、李武曾、饮家华隐兄寓斋,用六一居士韵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 羊裘不暖犹添絮。乱乡愁无绪。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 注释: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 (1) 寒鸦:指在冷天里鸣叫的乌鸦。 (2) 惹:招惹,撩拨。 (3) 频炷(jù):多次点燃。 (4) 酒:指烧酒。 (5) 羊裘:指冬天穿的皮袍。 (6) 荆高市:地名
【注释】: 1. 齐天乐:唐教坊曲名。又名“万叶集”,词调有单调、双调两体。 2. 暮蝉:傍晚鸣叫的蝉。暮,傍晚。 3. 疏林遥挂斜阳淡:稀疏的树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幽。 4. 抱叶哀吟凄楚:蝉紧紧抱着树叶,发出哀婉的叫声,声音凄楚而悲伤。 5. 小着冠緌(rui):小小的蝉冠,指蝉幼时的样子。冠,头饰。緌,即缨,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 6. 疑披雾縠(huò):仿佛穿着一层薄雾。縠
【注释】 莼:一种水生植物,其茎叶可供食用。 季鹰归去:指晋代周顗(字伯仁)隐居在江东的石室山时,常与好友王导一起泛舟江上,自号“鸱夷子”,意谓像鸱鸟一样隐逸,后来他辞官归家。这里是借指隐逸之人。 三泖五湖路:三泖(mǎo),即松江、娄县、华亭一带。五湖,即太湖之东南诸小湖。路,这里是指道路,泛指旅途。 年年惯做秋风伴:每年秋季,作者都习惯以秋高气爽为伴。 碧缕愁牵烟雾:用碧绿的丝带形容菰米
《水龙吟·白莲》 银塘斜织着疏烟,薰风吹送湘娥脸。亭亭翠盖,淡妆依约,蓦然相见。素袜凌波,圆珠泻露,清芬难散。看沙边宿鹭惊飞扑漉,却还被伊遮断。 道是玉奴新浴,又无端、抛残团扇。猜红怨绿,千丝并蒂,满池葱茜。风细月明,六郎回去,眼波一线。待停桡珠浦,碧筒相吸,为偿私愿。 注释: 1. 银塘斜织着疏烟:银塘,指的是池塘,斜织着疏烟,意思是水面上烟雾缭绕。 2. 薰风吹送湘娥脸:薰风,温暖的风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贺新凉何梅庄太守招集江淮同人,公宴长安邸中,即席赋赠 满泛觥船酒。尽占断、沉沉街鼓,当筵红豆。东阁观梅诗兴好,更擅才华八斗。恰逢着、小春时候。回首兰亭风日美,念书从、宛委山中授。钱一个。今何有。 霜摧宣武门前柳。看多少、邹枚词客,徵车辐辏。咸向纱橱听玉笛,急管哀弦徐奏。只当日、庐陵堪偶。白练裙拖鹅换字,爱使君、醉染霜毫透。谁不羡,会稽守。 注释: - 满泛觥船酒
【译文】 湘竹在池边生长,藤萝覆盖着水面如同铺雪。白天太阳刚刚升起,梦魂中吐出江水花朵,笔力遒劲地掷于地上。霞光中凤的羽毛气味飘来,草书写得如醉如痴。砚池石黛正在增添颜色,隃麋笔蘸上墨汁又几行。虾须笔轻轻卷起,看杨花点点飞入池旁。 一泓清澈如同沧浪。只见翡翠床上,眼回望的雉鸡;珊瑚匣底,苔绣鸳鸯。群玉山头,沉香亭北,游戏人间翰墨场。我已经感到疲倦了,让他妃子去歌舞霓裳吧。 注释: 沁园春·砚池
《桂枝香·蟹》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下片则以螃蟹自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香粳初熟。堆碧浪黄云,苓箵断续。八戟横霜,截取脂膏似玉。 - 意思是:稻米刚刚成熟,堆积在碧绿的波浪之上,像黄色和白色的云彩一样美丽。稻穗整齐地排列着,像八根铁戟一样横在霜降时节,就像从稻谷中取出的油脂那样洁白晶莹。 2. 五湖鲑菜关心甚,最难忘、渔灯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