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锷
梅花 莫作凡花看,超然色相中。 前身是明月,今日又春风。 鹤艇吟和靖,驴鞍画放翁。 不知江上雪,几树照晴空。} 诗意及译文 诗句一: - 注释1: 莫作凡花看,超然色相中。 - 翻译: 不要把它当作普通的花朵来看,它超越了所有颜色的外表。 - 赏析: 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对梅花独特美的独特见解,认为梅花的美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能超脱于世俗之外,保持其本质的纯洁与高洁。 诗句二: -
【注释】 ①吴江:今属江苏,在长江下游,太湖东北岸。②飞霰:雪片或冰晶随风飘舞,形如霰。羁此身:被大雪困住。③晓看:黎明观看。物候:指节气和农事活动。新:更新。④太湖:在今江苏苏州、无锡一带。⑤气已春:春风已至。⑥细草:嫩绿的草丛。欲苏:将要复苏,即即将复苏。怜过客:可怜那些经过的人。⑦梅花:这里指早开的梅花。⑧计程:计算行程。渐近:逐渐接近。兰陵路:古时地名,在今江苏省常熟市境内。 【赏析】
【注】: 1. 补窗:修补窗户。补,修复。疏棂:稀疏的窗棂。2. 画屏:装饰有花纹图案的屏风。3. 诗书:指书籍。4. 帏帐(wéi zhàng):用布帛等制成的帐幕。5. 宝鸭:一种铜制的火炉。6. 处宗:禅宗的别称。7. 难解语:难以解释的话语。8. 隔窗听:隔着窗户聆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里修补窗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中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注释】 道经彭城有感二首:途经彭城,感慨万千而写下的诗。 阻兵革:指兵荒马乱。兵革,兵器和战具。 胡为:为什么? 还远行:归乡。 游梁愧凭轼:在梁州游赏时,惭愧自己不能乘着车子。梁州,今陕西省南部一带。苏轼贬谪惠州时曾到过梁州。凭轼,靠着车前横木上坐着。 过宋忆班荆:路过宋朝(北宋)时,想到与王安石、司马光等同坐一条板凳议事的情景,怀念他们。班荆,坐在一张草席上谈心,形容亲密无间。 霜鬓增枚叔
彭门感旧 感旧畴能遣,彭门又一程。 往来千里地,宾主廿年情。 身世何人忆,文章独我倾。 黄垆重回首,凄绝塞鸿声。 解析: - “感旧畴能遣”:“感旧”表示怀念过去,“畴能遣”即通过某种方式来排解或缓解这种怀旧之情。 - “彭门又一程”:“彭门”指徐州(古称彭城),此处可能是指作者在徐州的一段经历或感受。“又一程”表示这是一次新的旅程或体验。 译文: 在徐州的旧地,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注释: 遥忆高堂上,蟾光定一般。--遥想家中高堂之上,月光照得就像今晚一样明亮。 却怜今夜月,难得故乡看。--可是可怜这今晚的月亮啊,难得看到我家乡的景色。 久客心情减,深宵风露寒。--因为长久在外漂泊,所以夜晚的风和露水都让我感到寒冷。 舵楼聊遣兴,小饮具杯盘。--在舵楼中随意饮酒,以解乡愁,并准备了酒杯和餐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作者在船上思念家乡的作品。全诗以"遥忆"开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武林(即杭州)的夜晚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和感受到的情感。 第一句“离江三十里,独坐忽闻潮。”描述了作者远离江边三十多里的地方,独自坐着时,忽然听到了潮水的声音。这里的“江”指的是钱塘江,潮水的声音在这里显得格外清晰。 第二句“夜半月初上,秋来木未雕。”描绘了夜晚时分,月亮刚刚升起的情景,以及秋天来临,树木还未完全凋零的景象。这里使用了“雕”这个字
岁暮旋里 游子念高堂,游云返故乡。 长风送归棹,细雨湿轻装。 放眼程途远,惊心节序忙。 匆匆岁云暮,又见早梅芳。 译文: 在岁月的尽头返回家乡, 游子怀念着远方的家,就像天空中的云朵回归故乡。 强劲的东风推动着船只前进,细密的春雨打湿了行李。 眺望前方的路,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年底, 再次看到了早开的梅花,它的芬芳让人心情愉悦。 赏析:
注释:中秋时节,我在下邳(今江苏邳县)的船中停泊。海月团团,河涛滚滚。遥望远方的西楚故地(古楚国地区),又是一年中秋佳节。酒容易使人昏昏欲睡,豪情壮志让人畅游四方。想到梁园(东汉梁孝王在睢阳所筑的花园)有人正在期待着我归来,我不要在这片大地上滞留太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中秋之夜,泊舟下邳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心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意境开阔,感情深沉
朝夕相依老病身,亦趋亦步最情亲。 平生旧侣知多少,似汝扶持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