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歌的掌握情况。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然后理解诗意,把握诗人写景抒情抒发的情感,注意结合题目中的注释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柘湖即事》。“九峰才过一帆斜”,诗人在船上远望,只见九个小山丘刚刚越过水面,一只小帆船正在倾斜中前行,写出了诗人初游柘湖所见之景。“二月烟村放杏花”,二月的山村村庄弥漫着淡淡的烟雾
【注释】: 海天万里路茫茫:海天广阔无际,路漫漫无边无际。 却忆卢鸿旧草堂:却想起卢鸿曾经居住过的草堂(卢鸿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辟蠹无方空隐几:辟除虫蛀的方法没有采用好,只好把几案隐藏起来(“蠹”指蛀蚀书籍的虫子)。 截蛟有字或黏墙:捉拿水中蛟龙的办法是用绳子系住它,让它缠绕在墙上。比喻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园几处栽榆柳:我在一个小花园中种了几株榆树和柳树。
【注释】 (1)自寿:给自己作诗以祝寿。 (2)江乡差喜浣征衣,屈指春秋倏古稀:在江边乡野中,我高兴地洗涤着征衣,岁月不知不觉间已到了老年。 (3)涉历几曾谙世务,衰孱幸未蹈危机:经历过的事很少,但并不熟悉世事;身体衰老,幸好并未卷入危机之中。 (4)扶藜不厌人争席,剪韭还欣客款扉:拄着藜杖不嫌被人挤到一旁,因为自己没有卷入危难之中;切韭的菜刀被拿来了,客人来了还要亲自去开门迎来。
韶华回首去如驰,红树青山又一时。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韶华即青春年华,回首意味着回顾过去的时光。去如驰则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奔跑中的马车般迅速而不可阻挡。整句诗传达出一种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哀叹,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夜雨联床新得句,秋风吹帽旧题词。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联床即并排坐在床上,新得句指的是新创作的诗句,旧题词则指以往写在帽子上的诗词
【注释】 群芳:众多鲜花。谱:谱目或名册。各争妍:各显其艳,各展其美。自灌根荄(gāi):自己从土里吸收营养。忍:忍受。息肩:休息的意思。一:一天。养:培养、照料。三分:指三成,百分之三十。人事:人世间的事务和活动。天:天命、自然。还祈宿雨:祈求早来的雨水滋润花枝。朝暾(tūn):早晨的阳光。隔树颠(diān):阳光直射到树上。消受:经受、承受。如锦绣:像锦绣一样绚丽多彩。须知:应当知道。调护
诗句释义 1 才人逸气肯消磨,老去名山襆被过。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珍视和年岁增长带来的感慨。"才人逸气"指的是有才华的人,他们的气质不受拘束,能够自由发挥;"肯消磨"则表示愿意放弃这种自由以适应现实生活的需求。而"老去名山襆被过"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不得不离开自己喜爱的隐居之地,带着包袱(可能是指必需的生活用品)回到尘世中。 2. 千里江湖供啸傲,两闲诗卷任搜罗。 -
飒飒西风落叶新,槐根小筑傍何滨。 秋风中飒飒作响的西风吹落了树上的新叶,我在这槐树的根部建造了一间小屋,靠近着那片何滨之地。 功名岂便称人杰,遇合从来有夙因。 难道功名就能轻易地成为人的杰出才能,遇到的机会和命运从来都是命中注定的。 五亩未谋归隐地,一编依旧苦吟身。 我已经规划好了要拥有五亩大的田地作为我的避世之地,但仍旧在苦苦吟咏着诗篇。 燕云万里无消息,夕雁晨鸿枉自频。
【注释】 道经彭城:经过徐州。彭城,古县名,汉置,三国魏改为临涣县,晋改属谯郡,南朝宋时又复为彭城县。唐属徐州彭城郡。今属江苏省徐州市。有感二首:指诗人在徐州的感慨之作。 重(chóng)过:第二次经过。 凄然:悲伤凄凉的样子。 绿树非前度:绿树不是过去看到的景色了。 青山似往年:青山依旧,但是人事全非,像往年一样。 宾僚:同僚和僚属。 客旅:旅行在外的人。 株连:牵连。 东阁:指官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全诗如下: 焚香 鹧斑初试麝才薰,尽日垂帘看篆文。 掠地清风吹不散,告天心事密难闻。 搏山垆暖春如海,沈水烟浓晓结云。 何处可容参一瓣,笔床砚匣总氤氲。 注释: 1. 鹧斑:一种花,又名“鹧鸪斑”。 2. 麝才薰:麝香刚刚被点燃。 3. 篆文:指刻有各种文字符号的铜钱,这里可能是指香炉中燃烧的香料。 4. 掠地清风:形容香气随风飘散,如同轻风掠过地面。 5.
【注释】 ①吴江:今属江苏,在长江下游,太湖东北岸。②飞霰:雪片或冰晶随风飘舞,形如霰。羁此身:被大雪困住。③晓看:黎明观看。物候:指节气和农事活动。新:更新。④太湖:在今江苏苏州、无锡一带。⑤气已春:春风已至。⑥细草:嫩绿的草丛。欲苏:将要复苏,即即将复苏。怜过客:可怜那些经过的人。⑦梅花:这里指早开的梅花。⑧计程:计算行程。渐近:逐渐接近。兰陵路:古时地名,在今江苏省常熟市境内。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