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
《浣溪沙·又听蝉声曳别枝》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秋景,下片写愁情,全词以“愁”字贯穿始终,层层深入地抒写了词人的愁苦之情。 译文: 又听到了蝉儿在别的树枝上鸣叫。 早秋风物便凄冷起来。 倚着栏杆愁心瘦尽。 昨夜红绵轻轻擦拭眼泪,几次翠管想要题诗。 想来自己无赖般强撑着。 注释: (1)蝉:指树上的知了。曳:拖,拉。 (2)风物:自然景物。 (3)阑:栏杆。 赏析:
《采桑子·题伍乐陶兰石立轴》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一帘梦雨潇湘景,别有幽花。” - 注释:一帘梦雨,指的是细雨朦胧的景象;潇湘,指湖南一带,常用来形容江南风光,此处可能是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一带的风景;幽花,意指隐秘而美丽的花朵。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潇湘美景,其中还暗含着一种含蓄的美。诗人通过“幽花”二字
诗句解释 - “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这是诗的题目,表明作者在怀念京城的丁香。 - “绿香一影红帘底”:描述的是丁香树的影子和花香映衬在红色帘幕之下的情景。 - “细叶疏花”:强调丁香树的细叶和稀疏花朵。 - “月淡烟斜”:描绘了夜晚月亮微淡、烟雾斜斜的景致。 - “燕子光阴旧日家”:燕子归来,意味着时光流逝,回到了过去的家园。燕子是候鸟,通常春天来临时返回南方,夏天则南飞
这首诗是作者在京师思念海棠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香气,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注释 - 妍华一树霞衣举:形容海棠花开得非常美,像穿着霞衣一样。 - 散香多、在无人处:海棠花香弥漫,无人欣赏。 - 生怕寺前车:担心有人驾驶车辆经过寺前。 - 惊露红春雨:春天的雨让海棠花显得更加艳丽。 - 风前莺燕休相妒:莺燕不要嫉妒海棠花的美丽。 - 算有个、幽巢堪住:虽然无人欣赏
这首诗描绘了鹦鹉在说话的场景,以及鹦鹉对说话者的影响。 鹦鹉前头急自呼 - 鹦鹉在前面快速地叫唤 不知隐语道来无 - 不知道鹦鹉所说的话是否是隐喻 半时耽阁绣功夫 - 一半的时间被用来绣花 引镜薄添霞一角 - 用镜子稍微增加一点红色 背人笑颤翠双趺 - 背后笑的人抖动着翠绿色的双膝 须防胆怯要犀株 - 必须防止因为胆小而受到责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鹦鹉的叫声
【诗句释义】 长亭怨慢,这是一首写给好友的诗。联句寄怀易实甫并示由甫,这是一首写给好友易实甫和由甫的诗。更谁识、天涯芳树:更让人伤心的是,连远方的芳树都无人欣赏了。处处青痕,都无情绪:到处都是青青的痕迹,却都没有人去欣赏。绿遍江南,故人偏怅碧波阻:江南到处都是绿树,可是你却不能和我一起去赏看,我的心情很惆怅。玉箫瘦损,试吹出、相思句:你的箫音已经消瘦了,试着吹一吹,唱一曲相思之歌吧。还趁好风来
注释: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多用于抒发情感。 春梦来时在那厢:春天来临的时候,你在那里吗?那厢指某个地方。 昵人半晌去思量:亲昵的人儿久久地思考着什么。昵人,亲昵的人。半晌,一会儿。去思量,思索。 落花多处满斜阳:落花满地,夕阳斜照。 手挽飘红唯有影,眼看成碧太无常:用手去挽起飘零的花瓣,只有影子相伴,看着眼前一片碧绿,感叹世事的无常。 人生到此可能狂:在人生的这个关头,或许可以放声高歌。 赏析
【注释】 翠叶:指芍药的叶子。花好春迟:指花开得迟,但更显得鲜艳娇艳。拗枝亲供小红瓷:意思是用红瓷瓶将芍药花插供在枝头,以供观赏。 履迹:踏着的足迹。移:移动,转移。没有人知:没有一个人知道。晓窗妆罢坐茶时:早晨梳妆完毕,坐在喝茶的时候。并玉题诗:把玉佩挂在胸前,写诗。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回忆当年在京时种下芍药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上片写自己种花、赏花、题诗的情事
译文: 我泪滴在红笺上,酒后醒来增添愁绪。花朵凋谢的季节又到眼前。总是感到孤单无助,忧愁萦绕在眉尖。梦中来到琴旁,梦也让人感到可怜。雨丝烟雾笼罩疏帘,话语里透露着深深思念。 注释: 1. 浪淘沙: 这是一个词牌名,常用于宋词中表达一种轻柔、悠扬的情感。在这里,它被用作诗的标题。 2. 清泪滴红笺: 这是一句描述情感深沉的句子。泪水滴落在红色的信纸上,颜色鲜艳而悲伤。 3. 酒醒还添:
湘帘影窣阑干绿。湘人心比阑干曲。 但道不相宜。花醒病起时。 红鹦偏解事。戏唤人名字。 才说莫多愁。春星满玉钩。 注释: - 湘帘影窣阑干绿:湘帘的影子落在绿色的栏杆上,显得非常美丽。 - 湘人心比阑干曲:湘人的心思像栏杆一样曲折复杂。 - 但道不相宜:只是觉得这样不合适。 - 花醒病起时:花儿在醒来后生病了。 - 红鹦偏解事:红鹦鹉偏偏能理解事情。 - 戏唤人名字:轻轻地呼唤人的名字。 -